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永胜岛附近海域采集到的一种海绵(种属未定)分离到两种新的三羟基长链酰胺类化合物S—Ⅱ(C_(49)H_(99)NO_4,M=765,m.p.138-140℃)和S—Ⅲ(C_(45)H_(93)NO_4,M=723,m.p.92—93℃),通过对它们的IR,MS,~1HNMR,~(13)CNMR及~(13)CNMR DEPT等波谱数据分析,S—Ⅱ和S—Ⅲ的结构分别确定为N-(1-乙基-3,22-二羟基)二十二烷基-2-甲基-4-羟基二十四脂肪酸酰胺和N-(1-羟甲基-2-乙基-4-甲基-3,18-二羟基)十九烷基—二十三脂肪酸酰胺。  相似文献   
2.
对每一个m≥1,定义一个Sierpinski海绵,它们的Hausdorf维数为1,它们的1-维Hausdorf测度被完全确定.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南海海绵Phylospongiasp.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Phyl-loamideA,它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和化学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4.
海绵Phyllospongia sp.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波谱及GC-MS等方法从海绵中分离鉴定出十四酸,十六酸,24-甲基胆甾醇,胆甾-5-烯-3β-醇,胆甾-5,22-二烯-3β-醇,胆甾3,5,-二烯-7-科角甾-5-烯-3β-醇,(24-S)-豆甾-5-烯-3β-醇,胆甾-5α-3,6二酮。  相似文献   
5.
从南海海绵Pachychalinasp.中鉴定出具有5种不同甾核的15个甾醇,5种甾核包括7-烯-甾核,8-烯-甾核,A-降-甾核,5-烯-甾核和4-甲基胆甾烷醇甾核.2个在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甾醇、24-甲基-25(26)-去氢-胆甾醇和24-乙烯基胆甾醇,存在于该海锦中.从该海绵中还同时鉴定出stigmasta-5,24(28)-dien-3β-ol的E型和Z型异构体.用GC保留时间和质谱能清晰地区分上述E型和Z型异构体.从南海海绵中鉴定出7-烯-甾核、8-烯-甾核和4-甲基胆甾烷醇甾核的甾醇,这是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及传统村落为着眼点, 分析并归纳岭南乡村传统海绵措施的类型及特征。首先提取各个村落与海绵措施相关的五大特征信息: 基于Google Earth航拍图, 记录各个村落的聚落形态和水系分布; 基于广东省30 m精度的DEM, 在ArcGIS中提取广东省的地形与河网、各个村落的高程并进行淹没分析; 基于地区降雨水平, 判断村落所在区位的降雨强度。然后, 对特征信息赋予特征编码, 将5个特征编码输入SPSS进行聚类分析, 对174个村子进行分层分类, 归纳每一类的特点和防洪优势, 总结得到岭南乡村常见的借势、缓蓄、利导、强排4种海绵措施。根据研究结果, 对未来岭南地区的防洪建设和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于卷丹百合鳞片扦插育苗的有效方法,对在不同基质上(悬空海绵组10个处理,盆栽组6个处理)培养80d后鳞片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悬空海绵组在海绵筒中加入的粉状活性炭高度越高鳞片生长状况越差,其中活性炭高度为0.2~0.3cm时鳞片的生长指标最优,生根率为86.33%,叶片抽生率为83.33%,生根系数为2.33,增殖系数达2.97,腐烂率仅为3.33%.(2)悬空海绵组与盆栽组在细沙中加入活性炭的量越多鳞片长势越差;基质相同时,前者培养的鳞片生长状况优于后者.采用悬空海绵法培育卷丹百合鳞片,操作简单、鳞片生长好,增殖多,是其鳞片扦插育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6,(5):687-691
将林木落叶改良处理的绿地土壤作为绿色海绵体,将收集的城市林木落叶经发酵处理(或不处理),分别在园林空地、大树树冠下、草坪土壤中进行地面覆盖、地下掩埋、与土壤均匀混合等处理,用不经处理的土壤做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吸水、渗水、保水、渗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不经处理的土壤)土壤的吸水能力大于其他任何处理过的土壤;地下掩埋、与土壤均匀混合处理较地面覆盖处理的吸水能力强;树冠边缘、树冠以外处理区域的吸水能力大于树冠内的处理.2经处理的任何土壤的渗水能力均大于对照(不经处理的土壤);在园林空地中,进行地面覆盖的土壤渗水能力大于其他处理;林下各处理土壤的渗水能力没有显著差异.3经处理的任何土壤的保水能力均大于对照(不经处理的土壤);在园林空地中,均匀混合、地面覆盖处理的土壤保水能力最强;林下各处理土壤间的保水能力差异不显著.4在园林空地中,地下掩埋处理的土壤渗漏能力最强,均匀混合处理的土壤渗漏能力最低;在林下和草坪绿地中,对照(不经处理的土壤)的渗漏能力均较其他处理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术界对最古老后生动物门类的分支序列及系统演化仍没有共识,但大多数学者都深信海绵动物是最早分支的后生动物.现生海绵部分属种有似辐射对称、少部分有顺轴旋系对称,因此,海绵被认为是在真后生动物发育特征,如有明确的轴性对称出现之前演化的动物.其他早期后生动物门类有两侧对称、四辐射对称(刺胞动物门)、二辐射对称(栉水母门)或是没有对称轴性(扁盘动物门).本研究报道了来自华南寒武系荷塘组具有四辐射对称结构的海绵化石,并且从已报道的柱状海绵化石中鉴别出前人所忽略的四辐射对称结构.本研究指出四辐射对称是海绵的原始特征,并且推测最早的海绵始祖应该是由基因控制、外形规整、细胞结构交织而成的个体.  相似文献   
10.
李明松  张皓天  王蒙  金之钧 《科学通报》2023,(12):1517-1527
由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已经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核心挑战,迎接这一挑战的关键途径在于完善对温室地质时期全球海平面变化机制的理解.在无冰川活动的温室时期,海平面发生了频繁、大规模且快速的变化.然而,主流的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模型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大陆沉积物的潜在储层容量估算和大数据研究表明,温室时期的全球海平面变化可能与气候变化引起的大陆地下水活动有关.本文回顾了天文驱动的大陆地下水活动导致的海平面变化这一机制,提出了海绵大陆假说,认为天文因素驱动的气候变化使大陆含水层像海绵一样储水和排水,这可能是引起温室时期全球海平面和内陆湖平面大规模变化的机制之一.我们总结了近年来与深时海平面和湖平面重建有关的技术突破以及相关的温室时期研究实例,讨论了该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地下水的储量评估、研究手段及其储库的储水和排水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