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黄脸油葫芦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解剖镜和光镜观察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and Matsuura))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解剖学结构,并对脑和各体神经节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食道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组成;前、中、后脑分化明显,腹神经索包括三对胸神经节、五对腹神经节及纵贯各神经节的神经索;脑和各体神经节的组织学结构相似,由外向内依次是神经鞘、神经细胞层和髓质层;脑的髓质层复杂,其中含有四种由神经细胞球体和神经纤维束形成的脑体,一对蕈状体、一个脑桥体、一个中央体及一对脑腹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黄脸油葫芦雄性个体精子发生过程中类c-Myc蛋白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精子发生中类c-Myc表达进行定位。结果发现类c-Myc蛋白在精母细胞上为弱表达,精子细胞上有较高水平的表达,精原细胞及精子上没有表达。结论类c-Myc蛋白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对于维持黄脸油葫芦精子的成熟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脸油葫芦五种群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分布于湖北五当山,神农架,陕西西安,洋县,延安的黄脸油葫芦(Teleogrylusemma)五种群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并应用核型似近系数对这五种群作了比较研究,展示了这五个种群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蟋蟀受精囊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脸油葫芦雌体受精囊主要由腺细胞和肌肉构成,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后发现,受精囊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内膜,腺细胞层,基膜和肌肉层四层结构,其中,腺细胞层比较发达,主要是由细胞体和毛细分泌管组成;而肌肉层则由纵、环肌两层结构组成,纵肌位于内侧,而环肌位于外侧,纵环肌皆为横纹肌。  相似文献   
5.
7—8月,对壁虎、螽斯、油葫芦、飞蝗、螳螂的运动性活动做了若干昼夜的连续记录。根据活动高潮出现的时间,分三种类型:(1)晚间活动:壁虎,天黑前开始,持续4小时左右,有明显的间歇。(2)白天活动:油葫芦、飞蝗、螳郎;后两者都从10时后开始,飞蝗活动到19时,螳螂活动到16时;油葫芦从早活动到晚。(3)早晚活动:螽斯,主要在6-10时。在实验条件下,这些动物无论是饱食还是饥饿,活动规律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6.
黄脸油葫芦的鸣声结构及行为分析(直翅目:蟋蟀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and Matsumura, 1951)的多种行为模式,并对其鸣声结构进行了分析.其行为模式包括取食、清理、避敌、交配和鸣叫等,鸣声包括召唤声、求偶声和争斗声.鸣声时域特征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鸣声一般由主音和陪音构成,召唤声和求偶声均具有主音和陪音,求偶声相对召唤声而言,陪音部分较长,而争斗声只具有主音部分;鸣声频域特征表明争斗声的频率高于其他两类鸣声的频率.  相似文献   
7.
北京油葫芦卵子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北京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 Matsuura)卵子发生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成虫期卵子发生可明显的分为卵母细胞分化、生长及卵黄形成三个时期,并可分为七个阶段.第一阶段,卵母细胞位于卵原区,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第二阶段,卵母细胞核内核仁消失,滤泡上皮细胞开始分化.第三阶段,滤泡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形成单细胞层包围在卵母细胞外,之后滤泡上皮细胞形成双核的柱状体.第四阶段,卵母细胞胞质的周缘有泡状小体出现,随后卵黄小颗粒开始在胞质周缘沉积.第五阶段,卵母细胞积累大量卵黄物质,胚泡膜界限变的模糊.第六阶段,卵黄积累完成,胚泡消失,滤泡上皮细胞又成为扁圆形.第七阶段,卵黄膜和卵壳形成,卵子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