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展示了一个计算泥沙输运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此模型的特点在于较准确地计入凝絮及河床侵蚀对于泥沙沉淀过程的影响,关于凝絮及侵蚀的定量计算模型已为大量实验所验证,且是首次被结合运用于三维输运计算。文中对于海湾区域的泥沙输运进行了数值研究,第一闪通过定量计算评实了所谓最大浑浊区的存在,并研究了影响其形成及强度的几个因素,这些计算结果不仅评实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而且显示了其在泥沙输运研究方面的作用与潜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汾河太原段河床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及其升迁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在河床沉积物中,铬铜的存在形态主要以难溶残余态存在,含量百分比分别为44.20%,53.06%;(2)在静态吸附实验中,河床沉积物对铬铜的吸附性能很强,且随pH的升高而略有增加,2h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终点,pH=5时,残留量仅为[Cu^2 ]=4μg/g、[Cr^6 ]=11μg/g,随pH的升高和净度的增加而减小,但[Cr^6 ]、[Cu^2 ]升迁释放量很小,仅占总量的1.1%-0.9%和4.3%-1.9%;(3)河床沉积物中铬铜的升迁释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释放量随pH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论三峡水库下游的河床冲淤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回顾和分析了三峡建库前后坝下游汉口以上河段的冲淤情况,通过分析丹江口、三门峡等水库下游实测资料表明,在水库下游河床冲刷、沙量恢复过程中,各粒径组输沙量均不会超出建库前水平,这是与河床边界、河型等因素无关的一般性规律,目前三峡水库下游冲淤计算成果与其他水库下游的冲淤规律存在矛盾之处,汉口以上河段冲淤情况以及对防洪的影响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蓄水两坝间长系列水动力及泥沙淤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上游龙羊峡至李家峡间的贵德-李家峡河段的蜿蜒河道进行了研究,为蓄水两坝间的通航和河床稳定性问题提供可行性分析依据.根据二维水流连续、运动方程、悬沙扩散方程和两相流底沙运动方程,采用加权集中质量剖分方法,建立了蓄水两坝间水动力、泥沙淤积数学模型.提出了泥沙交换和河床粗化计算模拟的物理图案,对长系列水动力和泥沙运动进行了模化处理.通过调试,验证了水尺水位和李家峡建坝前该河段4年的地形演变量.应用李家峡建坝后典型水文年长系列的组合资料,预报了河床经长期冲淤调整后迭到基本平衡需要的时间.介绍了泥沙交换和河床粗化计算模拟的物理图案和长系列河床演变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商业区位诊断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城市商业实际选址所要考虑的空间尺度、逻辑次序和分析要点。首先进行网络分析。在城市与区域的范围,分析行业网络和企业网络(公司网络)认识行业、企业网络的空间格局,以确定空间上商业设施的布局方向。其次进行区域分析,以所选址的商业设施的基本商圈为范围,确定商业设施的区域定位,即商业设施的商业中心等级和合适区域。分析区域的购买力(基本购买力、特定人群购买力和购买潜力),分析区域的地价成本和与区域相关的其他成本,分析区域的空间竞争形势,分析商业设施与地方文化和消费习惯的切合程度。以确定选址的区域。再次,进行地段分析。分析选址商业集聚地与城市其他商业中心的趋近性、交通的枢纽程度,地段内部选址商业设施与其他商业设施、城市其他设施、主导消费群体的关联,以及地段内部的空间结构(与地段中心的距离)。最后,进行地点分析。分析用地性质(临街的宽度、深度与停车场有无和远近),分析选址商业设施与道路的关系、易识别程度。借鉴了国内外近年来的商业区位理论的发展,总结和提炼了商业选址、规划布局的实际经验,将商业区位选择问题进一步理论化、应用化。  相似文献   
6.
长岭隧道通过苦荞溪浅埋富水地段,隧道埋深浅,最小埋深不足12m。为保证施工安全,该段隧道开挖前对地表进行加固,同时配合超前地质预报,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施工原则,确保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复杂曲面主要是裁剪曲面提出了一种便捷的网格生成方法.首先对曲面进行几何分块,把曲面分解成相连多个凸区域,然后对每个凸区域利用铺砌法生成四边形网格,最后对区域边界进行调节,从而生成整个曲面的网格.这种方法避免了复杂曲面特别是裁剪曲面直接网格生成时内部网格的扭曲、畸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瓷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造瓷砖以其高科技、高质量、环保健康的优势占据了主要市场。然而,在高端瓷砖市场,依旧是以传统的天然石瓷砖为主。究其原因,人造瓷砖的美感终究无法与天然石瓷砖相提并论。在TRIZ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尝试将人造瓷砖的视觉效果提高到天然石瓷砖的档次。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该隧道特殊地质条件,通过对特殊地段隧道开挖常用辅助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隧道特殊地段开挖辅助施工技术,并对隧道软弱围岩的施工方法、方案进行了优化,为类似工程施工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提出以河床表面分形维数从整体上量化河床形态,并依据表面积—尺度法原理,在对现有面分维计算方法的表面积估算、边界处理及无标度区判断等方面进行改进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具有不规则边界的表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该方法对河床表面分维计算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将典型河段的年内冲淤变化、局部河势、河型与河床表面分形维数变化结合起来,说明了河床表面形态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河床表面分形维数可随着河床的冲淤变化而改变,河床形态冲淤起伏愈剧烈,则河床表面分形维数愈大,其能定量反映河床形态的复杂程度,可用于河势量化分析、河型判别以及河道形态阻力计算等相关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