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赋渊源论     
作为一代之文学的"汉赋",以其华丽的词句、浩大的篇幅、铺排的气势,在高度繁荣统一的数百年封建王朝中,卓然成为两汉时代的文学之标志。汉赋主要是为汉王朝统治者"润色鸿业"的需要而出现的。汉赋作为随时代而产生的文学样式,其起源深受经学、楚辞及先秦纵横家散文三个方面的深远影响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2.
汉代为神话传说传播的黄金时代,汉赋以大量的神话传说为创作素材,大胆地役使神人、驾御神物,极大地扩展了神人、神物的范围,提高了人的地位,使其中的神话传说体现出鲜明的外向征服的特征,表现出汉人征服欲望的扩张和征服能力的增强。究其原因,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对外扩张的武功征伐以及对楚辞神话气息的继承与模拟等是汉赋中神话传说形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代表性文体,在许多方面都是继承和发展楚辞而来。汉赋继承和发展楚辞“放射性思维方式”,形成对世界成物的浓厚兴趣,使汉赋简直成了世界万物的类书。汉赋继承和发展楚辞“铺排的修辞手法”,大段的铺叙,成串的排比。为形成洒洒的汉大赋建树了功勋。它还继承和发展了楚辞“主客对答的形式”,有利于汉赋篇幅的拓展。汉赋辞采的富丽,词汇的丰富,都是楚辞影响的直接结果。没有楚辞,就没有汉赋汉赋是接受了楚辞诸多因素形成的,汉赋的许多优点都是对楚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汉赋的大结构特征,历来褒贬不一。赋家何以能够写出大结构?鲜有新论。但引入神话视角后可以发现:汉代赋家在创作时存在着一种不自觉的创作力,而这创作力来源于汉帝国神话。正是这一存在,才使赋家创作出大结构、劝百讽一等特征的汉赋作品。  相似文献   
5.
班婕妤、班昭是同出一门的两位汉赋女作家,她们以各自的作品确立了自己在赋史乃至文学史上的地位.她们的出现,有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的原因.她们的文风都比较典雅,情感表达都较温和、含蓄,这是所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及儒家礼教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体,在汉代达到鼎盛时期,而从古至今的读者对汉赋有着褒贬不一的复杂态度,不同的汉赋作者对汉赋创作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主张。通过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及隐含的读者等读者批评的视角,或许能够对存在较大分歧的汉赋批评与理论有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关于汉赋兴盛的原因,论者历来多从楚辞上寻根溯源。本文通过对汉赋创作过程、形式内容的精密分析,特别指出汉赋的兴盛是由汉一代浓郁的方士文化氛围的直接影响所致。汉赋事实上是方士文化在文学领域里具体而形象的拓展,汉赋在接受楚文化的微弱影响同时又摆脱了楚文化,这样便形成了具有强烈方士文化意味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8.
汉赋研究有10个基本课题,作者对它们的研究历史和现代进展状况逐一进行分析与评介,并提出个人观点.近年的汉赋研究呈现出求深、求细、求新的特色,龚克昌<全汉赋评注>、费振刚<全汉赋校注)的出版也使新时期的汉赋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有大量艰巨的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完成.  相似文献   
9.
主客问答是汉代散体大赋独特的内部结构特征,其来源可追溯到先秦,与纵横家的关系尤为密切.汉代散体大赋的主客问答结构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论辩技艺,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能方便而又策略地实现讽谏和颂美,是汉代经学与汉代散体大赋联姻的极其重要的媒介.  相似文献   
10.
汉赋辨说     
汉赋几个主要问题需加以辨说。一是赋之称名由物质经济领域到精神文化领域均经过从动词到名词的转化,而以“赋”名篇,即是作为登高演示行为,转化为指称这种行为对象的语言作品。二是传统赋类作品需要辨明文体,汉赋就是“散体赋”,“骚体赋”应归于“楚辞体”,而“诗体赋”事实上不存在。三是汉赋前身是楚赋,楚赋源于民间隐语和《庄子》寓言,具有游戏性与讽喻性特点,而楚赋走向汉赋受到纵横说辞影响,具有夸饰性倾向。辨明这些问题,有助于科学认识汉赋以及整个汉代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