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44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句子或句群内部的逻辑关系通常由语序来实现,而英语则通过外在形态体现逻辑关系。因此,汉英翻译时,需要对汉语源文的隐性逻辑进行显性化处理。参照英汉语言对比、语篇分析和句法学的相关理论,以汉语科幻小说《北京折叠》的刘宇昆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归纳出八种汉英翻译中隐性逻辑的显性化途径,提出中国译者应着重借鉴情景具体化、增译总说词、逻辑重组这三种难度系数较高的逻辑显性化途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补充性的视觉输入,PowerPoint能够辅助译员的口译工作;然而,多任务的Power-Point口译又可能对译员的临场应变产生干扰。鉴于目前口译研究和教学很少涉及PowerPoint口译,文章结合案例,针对PowerPoint在口译中的干扰和辅助作用,对译员事前准备及现场应变策略作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戚宇光 《科技信息》2008,(35):283-284
本文通过对英语专业八级口语口译考试的评分标准的考察,指出八级口语口译考试评分中两个突出的特点,即突出口语考试和口译考试评分“信息单元化”,从而影响口译质量评估的有效性。适当改变评分比例和口译评分标准的改进将有助于改善测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韩礼德的主位结构理论对连续口译中的信息处理作了初步探讨,文中用实例说明了主位结构与话语语篇的信息分布紧密相关,并对口译中的信息重组以及逻辑结构的把握起着重要作用。此外主位结构理论还对口译教学中笔记的分析与评估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汉英颜色词及其文化内涵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英语言中的颜色词在构成形式上有很多共同性。但这些颜色词的化内涵却因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掌握这些颜色词及其化内涵,既是我们学习、研究汉英两种语言的需要,也是我们学习、研究中西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所谓“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直指意义的基础上添加了民族文化色彩的语义,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各种语言在自身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融入并体现着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语义间的差异性与汉、英两民族的处世态度、文化性格有关。该文欲借对汉、英中颜色词的国俗语义的比较来证明国俗语义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话题结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现形式不一样:汉语的话题常位于句首,是汉语固有的语序;英语的话题隐藏在宾语中的情况非常普遍.在汉英翻译中,往往要将置于汉语句首的话题转换成英语句子中的宾语.  相似文献   
8.
词义消歧研究在自然语言处理的许多应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机器翻译中更是如此,它直接关系到译文质量的提高,但目前已有的词义消歧系统基本上都面临着消歧知识获取的瓶颈问题,要真正有效地提高词义知识库的质量,需要在词类划分基础上,增加词义的误法功能分析和语义搭配限制,综合利用现有的语法,语义资源,提取多义词的每个意义在不同层次上的各种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给出了一个汉英机器翻译系统中基于语法,语义知识库的汉语词义消歧分析模型,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质量地进行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词义消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英汉语言差异入手,论证了中国古诗意境美的形成和古汉语本身的属性和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正因为这种密切关系决定了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在汉诗英译时是不可传译的.  相似文献   
10.
杨闰荣 《科技资讯》2014,12(23):212-212
不同语言系统都存在发展性阅读障碍,对母语有阅读困难的读者对第二语言的阅读是否也存在同样的困难是研究者们关心的问题.本研究从大连市某小学中选取32名阅读障碍学生作为实验组,另选32名非阅读障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真假词(字)判断任务,考察字形信息在阅读障碍与正常水平的非熟练的汉-英双语者两种语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