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2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Ru(phen) 32 +-SO32 - -KClO3(phen =1 ,1 0菲咯啉 )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溶液中亚硫酸盐含量的方法 .SO32 - 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在 1 .0× 1 0 - 6~ 1 .0× 1 0 - 3 mol/L范围内成正比 ,检出限为 2 .32× 1 0 - 6mol/L (S/N =3) ,1 .0× 1 0 - 4 mol/LSO32 - 溶液重复 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3.8% .该方法成功地用于白葡萄酒中的亚硫酸盐总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2.
催化氯酸钾氧化灿烂绿褪色光度法同时测定痕量铜和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加热和KHC6H4(COO)2-NaOH (PH=5.00)缓冲溶液存在下,铜、铝催化氯酸钾氧化灿烂绿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光度同时测定痕量铜和铝的新方法。本法测定铜、铝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40μg/L和0.40~2.0μg/L;检出限分别为3.6×10-12g/mL和1.2×10-11g/mL。方法简便、准确,并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加入适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用棕色容量瓶储藏,获得常温、常压下储存亚硝酸根的新方法。基于磷酸介质中,利用亚硝酸根对氯酸钾氧化甲基红褪色有诱导催化作用,建立了常温、常压下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方法,在最大吸收波长519 nm及选择的试验条件下,线性方程y=0.1463x+0.011,R=0.9990,线性范围0.04~4.0μg.mL-1,检出限为0.01μg.mL-1,该方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4.
制备高氯酸钾节能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体氯酸钾复分解法代替传统的氯化钾复分解法制备高氯酸钾,加适量添加液洗涤高氨酸钾晶体,解决了成品中氯酸根超标的难关,产品质量符合ZBG12005-87标准一级品要求;整个制备过程不排放母液和洗水,不浓缩,实现了水平衡,较大幅度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5.
氯酸钾的分解反应具有代表性,现以该反应机理为理论依据,通过实验探讨氯酸钾反应的制约条件,从而优化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为学生实验及其它类似的物质分解反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酸性介质中亚硝酸根对氯酸钾氧化亮甲酚兰使其褪色所起的催化作用,建立了高灵敏度催化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测定范围为2-40ng/ml,用于肉制品和不同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探索了不同条件下,氯酸钾和碘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特征,研究了酸度、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氯酸钾氧化碘离子生成碘酸根离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8.
使用NaBrO3/NaHSO3/ZnSO4或KClO3/NaHSO3/ZnSO4反应体系,1,3-二羰基化合物可以在d位进行溴代或氯代,反应在室温下进行,以CH3CN/H2O为溶剂,反应条件温和且具有较高的产率.提供了一种新的1,3-二羰基化合物的卤代反应方法.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得到了确证.  相似文献   
9.
采用Gaussian03量子化学程序包中考虑了电子相关性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3df)水平上对氯酸钾热分解反应路径进行了设计,对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反应物、中间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进行能量梯度全优化,同时计算得到了热分解反应的标准热力学量变。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氯酸根中存在的孤对电子以及(d-p)π配键的特殊属性,致使其稳定性较差。当氯酸钾吸热后,晶体扩散加快,振动振幅加大,致使部分氯酸根离子的Cl→O键断裂重新组合生成稳定的高氯酸根离子,当所有的氯酸钾都形成高氯酸钾时,高氯酸钾再发生分解反应放出氧气。这一热分解反应机理与前人的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变温度、酸度、浓度等因素,研究了ClO3^-氧化I^-的一系列条件,从而得出KClO3将I^-氧化成IO3^-离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