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0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61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261篇
教育与普及   4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58篇
综合类   635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介绍了制备人造单晶金刚石的技术途径及发展现状,重点讨论并对比了几种化学气相沉积法(CVD)金刚石制备技术的优缺点,详细阐述了基于微波等离子体CVD (MPCVD)法的同质连接技术——一种突破晶体尺寸限制,实现大尺寸单晶金刚石的有效途径。通过该技术实现了英寸级单晶金刚石晶片的制备,并针对横向生长、界面质量及演化、三维结构连接控制等核心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展望了其在尖端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合理设计采空区注氮防火方案,以南山矿18-5采空区为研究背景,利用FLUENT软件,结合含变渗透系数的Forchheimer运动方程,对具有抽放巷和注氮管的复杂采空区模型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大流量注氮在采空区浅部即可取得很好的氧气惰化效果,随着注氮管的深入,惰化效果逐渐降低;小流量注氮取得的惰化效果具有相反的变化趋势,即二者存在不同的最佳注氮位置;受抽放巷影响,模型回风侧存在氧气富集区,仅靠注氮无法对其有效稀释,应配合工作面长距离封堵,减弱高抽巷引起的漏风。依据研究结论和现场施工条件,设计了合理的防火方案,在注氮工作之前,应首先对采空区规模、通风条件和制氮设备能力进行预先评估。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T6热处理对6066Al/SiCp复合材料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经530℃固溶1 h后,170℃时效8 h达到峰时效,其抗拉强度达418.6 MPa;复合材料延伸率随时效时间的增加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钢领传统热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并结合液体碳氮共渗的工艺特点,确立了钢领新的热处理工艺。通过3年多的生产检验,证明新工艺在钢领的渗碳处理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钢领经渗碳、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后质量优良,性能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盐浴稳定且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7.
三江平原川谷地中低产田土壤主要低产障碍因素是N素,制订了N素的调控措施,建立了水稻吸氮S型曲线和土壤供氮曲线。  相似文献   
8.
马庄煤矿煤炭资源日益枯竭,濒临停产关闭,通过探找煤以扩大资源储量迫在眉睫。依据勘探、补勘和几十年的生产实践地质资料,对山西组煤系的沉积环境与煤层的形成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掌握了煤层的沉积特征和聚煤模式,采用钻探和巷探,确定了井田北翼山西组9煤的可采范围,新增加资源储量101.0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实验以CH3CH2OH和H2 为气源,用微波等离子体CVD法沉积金刚石膜,并用金相显微镜(×400)观察其沉积效果,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成膜质量,最后分析反应气压对金刚石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氧化沟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当今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氧化沟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主要包括Carrousel氧化沟、Orbal氧化沟、交替式氧化沟以及一体化氧化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