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氨茶碱与1,2-萘醌-4-磺酸钠和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在pH=13.0的缓冲溶液中反应生成组成比为1∶2∶2红褐色产物(λmax=45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97×103L·mol-1.cm-1.氨茶碱的浓度在0.73~55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A)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25841+0.0497C(×10-5mol.L-1),相关系数r=0.9956.回收率在96.5%以上.该方法用于测定注射液中氨茶碱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38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44.7%和73.7%。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38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44.7%和73.7%.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福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6例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66例采用沙美特罗/福替卡松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采用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FEV1,FEV1/预计值,FEV1/FVC,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而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分却明显下降;观察组指标FEV1,FEV1/预计值,FEV1/FVC,6 min步行距离、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福替卡松是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6.
7.
用直接滴涂法将血红蛋白(Hb)固定到戊二醛(GA)膜修饰的金电极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Hb在GA膜修饰金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 6.00)中,扫描速度为100mV/s时,该修饰电极的峰电位差ΔE=44 mV,氧化还原峰电流之比Ip,a/Ip,c=1.17,说明Hb在GA膜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过程是可逆过程;随着缓冲溶液pH值的增大,其峰电位不变,而峰电流呈增大(pH=4.00~6.00)或减小(pH=6.00~8.00)的趋势.通过GA膜对Hb的吸附固定,不仅保持了Hb的生物活性,而且实现了Hb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利用此修饰电极,研究了Hb与药物氨茶碱之间的相互作用,求得Hb和氨茶碱的结合数为2.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氨茶碱对哮喘豚鼠模型肺组织核因子 κB的影响.方法 雄性豚鼠24只,随机分为哮喘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核因子 κB的表达.结果 哮喘组豚鼠肺组织核因子 κB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核因子 κB胞核阳性细胞(18 4%±2 9%)与哮喘组的相比(29.5%±5.6%)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8.2%±2.3%),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核因子 κB的激活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氨茶碱能够抑制哮喘豚鼠核因子 κB的表达,这可能是氨茶碱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单用氨茶碱氨茶碱与诺氟沙星合用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体内茶碱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并对两组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合用诺氟沙星后,茶碱血药浓度略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茶碱血药浓度变化百分率,经t检验,P>0.05,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通常情形下,诺氟沙星与氨茶碱合用是较安全的。同时,茶碱RIA对于临床监测茶碱血药浓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38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44.7%和73.7%。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