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氧化亚氮吸入在分娩过程中对产程的影响。通过吸入氧化亚氮减轻产妇的疼痛,缩短产程,降低手术产率,增加产妇的舒适与安全。方法 随机选择200例足月妊娠的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00名不吸氧化亚氮,实验组100名吸入氧化亚氮,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及手术产率。结果 实验组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手术产率低于对照组(尸〈0.05)。结论 在产程中合理应用氧化亚氮,能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降低手术产率。  相似文献   
2.
赵粉琴  那丽华  雷小燕  许萍  张燕 《甘肃科技》2006,22(12):197-199,205
目的:探索阴道后穹隆置50微克米索前列醇诱发宫缩成功后,面罩吸入含50%氧化亚氮和50%氧气混合气体用于分娩镇痛临床应用的良好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18例产妇分两组分别给米所前列醇和催产素处理后再分成两组,对120例分娩镇痛的和98例非镇痛的产妇的产程时限、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及产妇末梢血氧饱和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分娩镇痛组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结论:米索前列醇配伍氧化亚氮用于分娩的效果肯定,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在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中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N2O和CH4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生物排放源主要来自土壤微生物过程.其中土壤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N2O的重要排放源,厌氧土壤通过反硝化作用能将N2O还原为N2,是N2O的弱的汇.CH4主要由土壤中甲烷产生菌在厌氧条件下产生.在好氧条件下,甲烷氧化菌将厌氧土壤产生的甲烷进行氧化,成为土壤甲烷的汇.由此可见土壤微生物在温室气体N2O和CH4的产生与消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微生物在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中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SBR反应器,考察不同溶解氧(DO)条件下NO2-反硝化过程中N2O产生及释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曝气量为0.3 L/min,进水NO2--N质量浓度为40 mg/L,体系DO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3,0.5和0.7 mg/L时,反硝化过程N2O释放量分别为0.41,0.60,2.62,4.98,6.83 mg/L;随DO质量浓度的增加,反硝化速率明显降低;当DO质量浓度由0 mg/L增至0.7 mg/L时,每克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的NO2-反硝化速率由14.9 mg/(L.h)降至10.2 mg/(L.h),每克MLSS的N2O产生速率由0.2 mg/(L.h)增至1.9 mg/(L.h)。其原因为:高DO质量浓度对氧化亚氮还原酶具有较强的毒性,抑制了N2O的进一步还原过程;高NO2-的存在导致抑制了氧化亚氮还原酶的活性。降低A/O和A2/O等生物脱氮过程中缺氧反应器内部DO质量浓度,保证严格缺氧条件,是减少短程生物反硝化过程中N2O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6.
杨文襄 《科学通报》1995,40(15):1439-1439
氧化亚氮(N_2O)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痕量气体.它不仅是温室气体,影响气候变化,而且还能提供NO导致大气臭氧层损耗.因此,研究 N_2O的各类排放源及测定大气中N_2O的混合比等成为大气科学重视的课题.我国对N_2O在农田、森林土壤的排放通常已开展研究.对燃煤和燃烧生物物质排放的N_2O已进行测定.但是,对我国不同高度大气中N_2O的混合比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将报道利用飞机沿黄海海岸由青岛到上海采取大气样品,测定不同高度下N_2O的混合比,并得到N_2O浓度随高度变化的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台能连续运行的小型常压燃煤流化床试验装置,其输入功率为2.9 ̄3.7kW。提出了控制燃煤流化床中N2O排放的3种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福州平原稻田为研究对象,对对照与硫酸盐添加处理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通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照与硫酸盐添加处理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分别为0.09~16.90和0.02~9.60mg·m-2·h-1,平均值分别为3.66和2.81 mg·m-2·h-1;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分别为-55.67~63.73和-25.25~51.88μg·m-2·h-1,平均值分别为7.71和9.48μg·m-2·h-1;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效应分别为2 264.5和1 728.47 kg·hm-2(CO2).硫酸盐的添加降低了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增加了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但稻田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效应降低了24%.从水稻产量特征来看,硫酸盐添加处理水稻产量有所增加.因此,硫酸盐添加可作为亚热带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耿爽 《科技信息》2013,(11):454-455
系统研究东北农田黑土中氧化亚氮释放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从而采取有效手段增加氮肥利用效率同时减少温室气体向大气中排放。本文采用恒温箱密闭培养和调控土壤含水量两种方法,通过控制土壤含水量和模拟田间温度对土壤氧化亚氮释放量进行基础研究。通过模拟田间施氮量,观察N2O释放规律:(1)低温时N2O的释放水平偏低,但达到25℃时N2O释放量达到最大值,为19.94μg.kg-1土,随后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2)恒温控制培养(25℃),淹水环境中土壤中N2O的释放量比缺水环境中要高。  相似文献   
10.
农田土壤N2O的发生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氧化亚氮(N2O)是大气中的一种痕量气体,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并且它还可以和臭氧(O3)反应以致破坏臭氧层.其增温潜势大,滞留大气时间长,近年来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农田土壤是N2O重要的源,中国是农业大国,研究农田N2O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减排措施,对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维护生态平衡,改善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目前国内外农田土壤N2O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减排措施等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