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在民族交往中,人们都希望广结人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但是,在现实交往过程中,不利于民族交往和团结的消极因素依然存在。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民族交往的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2.
论述清朝康熙至乾隆时期利用宗教,广建寺庙;恩威并施,因俗而治;众建分势,与蒙联姻等民族政策.述评此间处理民族问题的几件大事:建喇嘛寺庙群,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与班禅额尔德尼的联系,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剖析出现康乾盛世民族大团结局面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今天平等、团结、互相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和改革开放逐步深化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但民族问题也将随之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关系在矛盾运动中表现出一种“耗散结构”系统的演化升级过程。我们应把握这一规律,积极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问题自古就是治国理政的大事,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面对民族工作的新形势,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团结的新思想、新理念,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功能和价值意义,指出了实现民族团结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奠定了民族团结工作的思想根基,为今后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价值遵循和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强调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对当前新疆社会发展新常态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疆各高校在党中央的号召下积极采取措施,开展相应活动在推动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展等各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作出的加强民族地区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的指示精神,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对学生社区展开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以及相关访谈发现:当前制约新疆高校嵌入式学生社区的因素主要有风俗习惯差异、语言差异、家庭教育环境差异等,其中也不乏出现一些破坏和谐校园建设的极端错误思想。学生社区是莘莘学子得以身心放松的港湾,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实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轻松活泼的局面也是新疆高校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下,必须加强大学生民族观、宗教观、价值观、发展观、平等观等五个方面的教育,构建反映时代特色的灵动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族大学成立于1951年8月,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5所民族学院之一.1977年始招大学本科生.云南民族大学以出色的人才培养成果和科研成果为云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8.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毛泽东民族观的基石;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是毛泽东民族观的核心思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错误是毛泽东民族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地区2015-2017年高等院校(校园组)足球赛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参加比赛的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和朝鲜族人数最多;近三年中维吾尔族学生参赛人数逐年上升,其原因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有较大关系;参与足球运动并对足球队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助于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认同,具有促进少数民族交往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促进大学生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高校应加强民族团结心理教育,积极主动地采用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使民族团结教育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