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壮学是以壮族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进行历史性、现实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对壮族的历史起源、民俗文化,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随着壮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壮学研究中心的建立及研究  相似文献   
2.
壮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集民族学、历史学、经济学、宗教学、生态学等于一体。该书由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策划组稿,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壮泰族群发展"这一主题,分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壮族历史文化与民族关系研究""壮族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研  相似文献   
3.
《文化认同与发展》是第三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论文集中的一种,该论文集选自2009年7月29日在中国昆明云南大学召开的第十六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大会"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专题会议的参会论文。来自美国、法国、密克罗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以及国内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三十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41篇。该论文集分为4个专题:第一篇是民族文化史,共收入6  相似文献   
4.
广西历史悠久,史志杂陈,全面而系统地详考自古至今广西版图,尤其是各市县版图演变的史志显得尤为必要。邓敏杰的《广西历史地理通考》以各个行政建制起始为上限,纵览广西及今属广西各市县历史沿革、演变始末,将历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中华民族中,每个民族都在历史长河中生存、发展、壮大,都有自己的一部古老的历史。仫佬族,是中国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同样有着一个发展经历和壮大过程。仫佬族是怎么形成,走过了怎样的曲折坎坷道路,要想再现这个历史,在极端缺乏文字史料的情况下,难度是相当大的。但是,这恰恰是历史与时代赋予学者的责任。2007年年初组建了仫佬族史编撰领导小组和编辑机构,开始投入对仫佬族史资料收集、整理和编撰工作,编撰人员到全国各地翻阅了大量历史资  相似文献   
6.
青年民族音乐学者杨曦帆教授的《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下简称《研究》),在音乐民族志的基础上,阐述了“藏彝走廊”地理因素和该地区各民族乐舞文化的互动关系.[1]作为作者博士论文成果的全新呈现,《研究》全书体现出了一种对生态意象与乐舞文化互动关系的深入理性思考,更折射出作者驾驭学术方法的能力和对研究对象的文化内涵与功能外延所持有的独特学术眼界.  相似文献   
7.
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吴一文、覃东平撰写的《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是苗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俍傜何在:明清时期广西浔州府的族群变迁》是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唐晓涛的近作。本书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局项目"重构西江:明清帝国的建构与土著社会的演变"的结项成果,同时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的资助,由民族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