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不同媒介全方位融合,传统媒体舆论场衰落,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型的舆论场格局因势而生,热点新闻事件舆论场正逐渐"转场"。本文对"江歌案"中相关舆论进行数据统计,构建舆论影响力分析框架,全面分析网络舆论场域下社交媒体对舆论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南京临时政府报律风波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元伊始,南京临时内务部分布暂行报律三章,以加强对新闻舆论的管理,此举在上海报界引起轩然大波,以中国报界俱进会为主体的新闻媒体一面通电全国,谴责内务部的不法之举,一面致电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强烈抗仪,表示“万难承认”,迫于压力,孙中山宣布取消暂行报律,尽管如此,报律风波还是对以同盟会为主体的南京临时政府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婷 《太原科技》2008,172(5):94
2008年4月26日是第八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为此,山西省知识产权局、太原市知识产权局等相关知识产权机构,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从多方面积极宣传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使更多群众增强了知识产权意识,为太原市营造出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4.
封建蒙昧性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突出特点,而劫运观是赋予义和团运动浓厚的封建蒙昧性色调的最主要的宗教信念。这一宗教信念以其富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独特义理,成为十九世纪末北方乡土民众进行民族自卫斗争的核心思想武器。透视这一思想武器的历史内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十九世纪末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乡土百姓投身于民族救亡斗争的精神诉求,以及他们实践其精神诉求的悲剧性方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首先对湖南民众在非典时期的社会心理状况进行描述分析,随后对不同年龄、化程度、职业类型的民众的社会心理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战胜非典的舆论导向和领导决策提供了相应的心理学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是中国贡献给世界文学的一个进入高深境界的艺术典型,作为辛亥革命前后一个一般民众的代表,他的内涵是丰富的。但阿Q这个高难度、高深度的典型性分析或许永远不可能终止,这也正是阿Q具有不尽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进行师生沟通,优化班级管理有四个要点,一是接近学生,熟悉学生;二是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赞扬学生;三是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四是关心学生生活,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8.
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是中国贡献给世界文学的一个进入高深境界的艺术典型,作为辛亥革命前后一个一般民众的代表,他的内涵是丰富的。但阿Q这个高难度、高深度的典型性分析或许永远不可能终止,这也正是阿Q具有不尽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河北”是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省的具体实践,加强对构建“和谐河北”舆论宣传的调查、理论研究,已成为河北省新闻宣传界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为构建“和谐河北”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河北省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四个方面: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坚定把握宣传基调不动摇;提升舆论引导水平,理性探求和谐社会矛盾的化解思路;增强舆论影响能力,形成构建“和谐河北”的舆论强势;清醒把握舆论导向,消除宣传报道中的不和谐音符等。  相似文献   
10.
人作为一种关系中的存在,对于环境的独立性始终不能摆脱其对环境的依赖性,当人认识到这种必然性时,人与环境的伦理关系就产生了。作为环境干预主体的政府、企业和普通民众在这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伦理建构中应该明确各自应有之责任和发挥各自应有之作用,从而共同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