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和充分利用民事简易程序,以简便高效地解决民事纠纷是目前各国民事司法改革共同的关注点。我国的民事简易程序规定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简易程序的重构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现实.使简易程序更加简易化、正当化。  相似文献   
2.
刑事犯罪引起的附带民事赔偿就其性质而言,与一般的民事侵权导致的民事赔偿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因前者是附带于刑事案件而启动的一种民事诉讼,导致其与一般的民事诉讼在起诉、受理、审判、执行等 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而且这种区别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最终实现,侵害了刑事案件被害人(包括国家)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又因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的规定尚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司法实践中对此类问题的处理缺乏统一的标准,致使赔偿的实现进程步骤维艰,故对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实践意义。文章仅就赔偿的性质、范围、程序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方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林勤 《厦门科技》2002,(2):37-39
[案例] 厦门精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以厦门信达商情有限公司的"企业上网1+1"与其推出的"4E商务体系"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均相似为由诉厦门信达商情有限公司、李韶军侵犯其商业秘密案.  相似文献   
4.
合伙民事主体资格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伙属于什么性质的法律主体,学者对此存在不同的主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合伙应该属于非法人团体,是一种有别于公民和法人的独立的民事主体;相应地,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合伙也必然获得独立的民事诉讼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5.
国际     
《科技与效益》2004,(9):8-8
  相似文献   
6.
对于民事抗诉,检察院与法院的认识差异较大。民事抗诉制度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应当对民事抗诉监督制度进行渐进式改革,以处理好法院审判权的独立与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民事执行权性质的剖析,认为民事执行权当属兼有司法权和行政权特征之独立的国家公权力;进而基于国情认为我国应采用“独立核心一元制”的执行机构模式,即将民事执行机关设置在检察院系统,设置相对独立的民事执行科,而在法院系统保留执行法官,并以民事执行科为核心组织多种国家力量完成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8.
政策     
《科技智囊》2005,(2):12-12
特许经营向商业欺诈说“不”//国企处理资产切勿“触地雷”//影视制作经营“开大门”//医药保健食品企业不能再卖“大力丸”//违法化肥生产企业遭严查  相似文献   
9.
成喜玲 《科技信息》2006,(9):168-169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国际分工的逐渐深化,国家之间发生的货币收付越来越多,当前跨国间每天发生数亿美元的贸易结算业务.在国际结算诸多付款方式中,信用证是我国对外贸易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但由于它所固有一些特性,常为不法商人所利用,它们相互勾结串通,在信用证运转的各个环节上疯狂的实施欺诈活动,给权益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损害银行的信誉,破坏交易秩序,危及整个信用证制度.因此,研究信用证欺诈和防范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现行的申请再审制度吸收了国外再审之诉的某些规定,明确地将申请再审权具体化为诉讼权利,完善了再审的法律机制。但我国目前的申请再审仍混杂了审判监督程序的因素,呈现了极强的国家干预。应对市场经济对诉权的需求,应吸收外国再审之诉的规定,从而完善我国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