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欺负行为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并有可能发展为校园暴力,它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程度的危害性.研究发现,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同伴因素及学校因素共同构成了我国中小学校园欺负行为产生的社会因素.针对此这些因素采取措施能够对校园欺负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的欺负行为是图书馆事业管理中的负面行为。以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典型现象为例,分析了图书馆欺负行为的动因,并提出一些消除欺负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倪斌 《奇闻怪事》2008,(3):32-33
一直教育学生为人应心胸宽广些,可就是有那么一两个人遇事斤斤计较。最近,我班有几个男生变着花样“欺负”女孩子。我也知道,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让女孩子尝尝他们的厉害,可能是觉得无聊,可能是好动,可能想引人注目?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欺负”别人是不对的。但怎样使他们既认识到错误,又能从中受到教育呢?我得想个万全之策。  相似文献   
4.
校园欺负行为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且给儿童身心带来一定消极影响的行为。对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校园的教育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是否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及其心理健康状况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小学三至六年级的流动儿童为被试,初步探讨流动儿童校园欺负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群体中欺负与受欺负现象较为频繁;欺负儿童间存在性别差异,受欺负儿童间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流动儿童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关系;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欺负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工作场所欺负问卷、职业倦怠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2013年贵州省参加国培计划之美术、科学、音乐、体育和综合实践等紧缺薄弱学科的34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遭受的场所欺负主要是超时工作、付出的努力被忽视、分配繁重的工作量、不能享受应得的权利等;工作场所欺负在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之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人向来不喂养宠物,因为我对宠物有一种天生的排斥心理,尤其是狗。在我看来,狗的凶猛性情,喜欢欺负看上去胆怯的人。因此,我对狗总有一种畏惧心理,每次遇见它们都敬而远之地绕着走。  相似文献   
7.
汤寅 《科技信息》2010,(8):I0379-I0380
本文将班级归属感作为一个自变量,并划分为班级成员的角色意识、班级活动的参与意识、班级规范的服从意识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讨论班级归属感对初中生欺负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班级归属感对初中生欺负行为有着显著的负向相关。  相似文献   
8.
欺负行为是指儿童之间的一种以强凌弱的故意伤害行为,它的主要特征是行为双方的力量不对等性、故意性和伤害性。已有的研究表明:校园欺负行为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给儿童身心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目的:探讨流动儿童校园欺负行为的状况。方法:采用我国陈世平翻译并修订的Smith版儿童欺负行为问卷对贵阳市555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统计。结论:流动儿童校园欺负行为普遍存在且比例还相当高;欺负行为年龄差异不显著,随年龄增长而有所降低;流动儿童受直接言语欺负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而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欺负行为发生在同班同学的可能性最大;欺负行为的发生地点与国外研究相似,发生地点最多的是操场,其次是学校其他地方,走廊和教室。  相似文献   
9.
贵阳市中学生欺负行为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自编问卷对贵阳市九所中学的7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阳市中学生存在欺负现象,欺负行为卷入人数比例达到64.7%;t检验表明,被欺负欺负各维度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方差分析表明,中学生欺负行为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