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4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枫 《科技智囊》2005,(11):62-63
在公司会议上,我们总能听到领导用清脆的嗓音说:“作为领导层,我们对员工一定要做到知人善任!”  相似文献   
2.
3.
高温高压下碱性橄榄玄武岩的P波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震波反演是认识地球深部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尽管近年来高温高压波速就位测量的实验技术得到了发展,所能达到的压力已很高,但仍然缺乏作为反演基础的地球深部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波速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数据。笔者选择蛇纹石化碱性橄榄玄武岩,在2.0~5.0GPa和温度达1500℃范围内测量了P波速度,探讨了温度、压力、相变及其蛇纹石脱水对P波速度的影响,发现在熔融前存在声软化效应,并分析了声软化效应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大麻坪橄榄辉石岩包体利用LA-ICP-MS和SHRIMP进行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发现, 橄榄辉石岩包体中的锆石年龄极其复杂, 包括中太古代(3123±4.4 Ma)、晚太古代(2541±54 Ma)、早元古代(1844±13 Ma)、古生代(418~427 Ma)和两组中生代年龄(223~244, 97~158 Ma). 中生代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成因特征(如内部韵律环带结构和高Th含量), 反映该地区存在两次中生代隐性岩浆活动. 其中97~158 Ma年龄与汉诺坝麻粒岩包体的年龄分布一致, 反映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是由岩浆底侵作用带来的大量热引起的, 底侵作用和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同步发生, 两种作用至少从158 Ma持续至97 Ma. 418~427 Ma年龄则可能反映了加里东期蒙古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的影响. 1.84, 2.54和3.12 Ga年龄与华北克拉通的3次重要壳幔演化事件一致. 这些年龄表明目前该地区深部地壳仍存在古老下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5.
黑斑蛙延脑听觉核团间纤维联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示踪技术对黑斑蛙延脑上橄榄核与延脑背侧第八神经核间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斑蛙延脑上橄榄核与延脑疹侧第八神经核间存在往返纤维联系,左右两侧的背侧第八神经核间存在横向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橄榄苦苷对铅镉染毒大鼠外周血象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大鼠分别用铅、镉单独或铅镉联合灌服4周后,给予橄榄苦苷治疗7周,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目和血红蛋白质量含量等指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铅、镉单独或铅镉联合染毒均使大鼠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升高,血红蛋白质量含量和血小板的数目等指标、血清SOD、CAT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其中铅镉联合染毒较铅、镉单独使血液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用橄榄苦苷进行治疗后,大鼠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降低,血红蛋白质量含量和血小板的数目等指标、血清中SOD、CAT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铅、镉引起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是重金属造成机体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橄榄苦苷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抗氧化能力,对血液系统有一定的保护及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功能化的石墨烯及纯石墨烯,构建了双层石墨烯修饰电极用于橄榄酒中羟基酪醇类双酚物质的灵敏检测,修饰电极对羟基酪醇类双酚物质的吸附及石墨烯的高导电性使其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羟基酪醇类双酚物质在该修饰电极表面经历了一个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试验条件下,邻苯二酚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0-7~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实际样品橄榄酒中羟基酪醇的灵敏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溧水中生代橄榄安粗岩系中橄辉玄粗岩的不相容元素对原地幔的配分曲线与东非裂谷相应岩石的酚曲线相近似,而与典型弧地区橄辉玄粗岩的配分曲线明显不同,溧水橄榄安粗岩系的产出与下扬子地区中生代时期地壳的减薄、地幔的上涌,长江深断裂的发育,即与“陆内拉张”的构造环境有关,本并用成岩模拟计算证实了橄榄安粗岩系内不同类型岩石间的相互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新州县大别山下阳逻镇双子叶植物硅化木系列报道之二,在前文里我们描述了樟科一种化石木。本文增加二科进行描述,它们是橄榄科植物化石新种小节橄榄木和山茱萸科植物化石新种湖北山茱萸木。这些木化石的解剖学特征都显示了大别山地区在第三纪时气候更倾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   
10.
橄榄果实防腐保鲜及包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防腐保鲜剂和不同厚度聚乙烯(PE)薄膜袋、不同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对檀香橄榄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说使用的防腐保鲜剂中以25%抑霉唑乳油剂1mL·L1+增效剂20 mg·1-1对橄榄果实防腐保鲜效果最好,常温贮藏125 d,好果率83.13%,失重率3.54%;包装材料以0.060 mm厚的PE袋为好;薄膜打孔的包装方式贮藏保鲜效果最好,8±1℃贮藏75 d,好果率96.40%,失重率0.64%,果实仍鲜绿、饱满,具有新鲜果实的原有风味、颜色和品质;用PE袋包装可以有效地抑制橄榄果实失水,从而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