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庄诗歌律化初探——兼与刘跃进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论述诗歌格律化的进程,总是以永明为重点。然而通过对永明之前的刘宋诗人谢庄作品的探讨,可以看出谢庄的诗歌律化程度已不逊于永明诗人;谢庄的诗还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宋人对《满庭芳》一调颇为青睐,或祝寿庆生,或咏物状景,或酬唱应和,或送别怀旧,叙写的多是对亲朋好友的拳拳祝福,对自然造物的款款热爱,对世事聚散的深深感怀,字里行间流淌着细腻绵邈之深情。这和《满庭芳》词调的体式格律,尤其是用韵情况,有着莫大的关系。通过考察分析可见,《满庭芳》体式格律较为稳定,而另有一部分作品于正体之外呈现了细微的变化。在用韵上,隔句入韵、押平声韵、用韵较宽等特点与创作内容相得益彰,词作总体上呈现出悠扬柔美的声情特征。  相似文献   
3.
赵瑞华 《咸宁学院学报》2013,(9):116-117,134
宋代以《青玉案》为调名的词作,格律规范严整,声调优美,总体上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青玉案》一调以仄声韵为主、用韵多集中在第四韵部,这与宋人喜用《青玉案》一调表达婉曲缠绵之情感,有着密切关联,而句句押韵、隔句押韵,遂使所传达之情感更加迂回曲折。  相似文献   
4.
诗歌必须有格律格律是规矩、方法,是有规律性的自由。诗歌的韵律要素和造型要囊是民族语言文化的凝结物。新诗的规范化也就是总结、创新和发展。对新诗“规范格式”的总体要求:利用传统、立足民间、适应现代,面向未来,新诗“规范格式”的具体设想和若干例证。  相似文献   
5.
论许浑诗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晚唐一位优秀而颇受争议的多产诗人,许浑的诗歌尚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研究。本文试图从格律之美、意境之奇和“气格卑弱”辩三个方面,通过对许浑诗的具体分析,认为无论从格律还是意境而言, 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贡献,而多为前人贬抑的所谓“气格卑弱”我们也不能简单肯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书论中有许多模糊语言,如笔法论、书家品藻、书法赏评中均有许多例句,如果从其成因看,模糊语言应与古人的用语习惯、指导思想和故弄玄虚及书法艺术自身属性有关;从审美角度看,模糊语言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8.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卞之琳是一位具有独特诗风的诗人。他的诗短小精悍又哲思深远,并且在新诗的格律化方面有颇有建树。他将诗歌规律与诗歌所反映的主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诗歌的形式和韵律都为主题服务,同时,又通过诗歌的形式和韵律使主题可观可感,强化了读者对主题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拗救简说     
近体诗的格律既简单又复杂,特别是拗救问题,历来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本文将近体诗格律编成口诀,特别对孤平拗救作了重点探讨。孤平拗救分自救与他救。在他救中,对句的腹节上字用平声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诗是最凝练、最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是语言的精华,诗的格律是由无数诗人的长期创作实践而形成的一套诗创作声律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格律的各种要素,使人们在听觉上,视觉上和意念上对诗歌产生综合的美感。平仄及音步的程式能使诗产生抑扬之美,用韵规则可使诗具有回环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