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是对当时正在发生的农村社会主义合作运动的跟踪描写,作品展示了一个北方乡村互助组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初期的成果,描写了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各种社会力量。同时,也因作家忠于现实的信念,作品在细节与立场之间留下了许多缝隙,给今天的读者提供了重新解读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由于十七年文学与时代政治的紧密关系,所以常常被评论家视为“人与自我的失落”的文学。然而,十七年时期的文本往往在“表达了什么”与“如何表达”之间又形成了叙事的裂缝。从微观叙述形态层面上来探讨《创业史》,可以发现其叙事张力在文本内部的人物关系设置、矛盾冲突的展开方式、作家对角色的定位与读者接受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呈现。  相似文献   
3.
《创业史》:复杂、深厚的文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业史》是代表“十七年”文学实绩的一部作品,是“十七年”社会生活的一种标本和“十七年”文学创作的一种范式。同时,《创业史》作为复合状态的文学文本,蕴含着超越体材内容、超越特定时代的文学精神,其内涵的广博深厚和写作上的成熟表现显示了柳青的大家气魂  相似文献   
4.
《创业史》是十七年文学的典范作品,是一部描写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史诗性作品.柳青在两部《创业史》中塑造的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能够看到柳青对这场革命带给女性的冲击的深度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柳青也深刻认识到女性的真正自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他用梁秀兰、赵素芳两个人描绘了女性生存的真实状态;用徐改霞的最终进城寄托了对女性真正自主的思考和期望;用王亚梅充分展现了走出家庭的女性的魅力,全面体现了柳青对女性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5.
柳青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在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创作理念。这些创作理念所促成的其对农村题材的开掘、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坚守以及对历史的描摹等创作风格,深深地影响着陕西当代作家及创作,为陕西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创业史》(第一部)经过多次修改,修改内容主要涉及农民阶级特性、政治路线、性和爱情描写等内容;其贯串性的修改意向是追求文本的教育价值。其修改导致了不同的版本本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