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洞庭山枇杷的发展策略及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山枇杷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优势明显,品种优异果农经验丰富,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枇杷四季常绿,冬季开花,花期长达三个月之久,果实春末夏初成熟应市,正值鲜果淡季,为休闲农业中甚有特色之果树,具有文化、生态和生产之特色。果实、叶及种子极具保健价值,具有巨大市场,果实富含谷氨酸且具清肺和胃、降气化痰之功效,枇杷叶、种子含有扁桃甙(B17)和苦杏仁甙,扁桃甙进入人体后,在胰蛋白酶作用下,分解成微量的氰化物和苯甲醛,再经过化学变化,可将成为所有慢性病原因的污浊的酸性血液净化成正常的弱碱性血液,治疗体内发生的炎症,恢复自然治愈力,该免疫赋活作用也已被承认。  相似文献   
2.
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的初步试验考察了六种大孔吸附树脂ADS-7、ADS-17、DM-130、D-101、AB-8、X-5对枇杷叶粗多糖的除蛋白和多酚效果,以蛋白和多酚的吸附率及多糖的回收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出最佳的大孔树脂。结果表明:ADS-7大孔树脂从枇杷多糖提取液中吸附较多蛋白和多酚,同时可以采用10%乙醇洗脱回收多糖,95%乙醇洗脱蛋白质和多酚。因此,采用ADS-7大孔吸附树脂可以通过吸附枇杷粗多糖中杂蛋白和多酚去除杂质,有望获得较高的纯化效率和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枇杷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枇杷叶三萜酸的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首先对8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然后考察最佳大孔树脂对枇杷叶三萜酸的静态、动态吸附及脱附性能,得到最佳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大孔树脂型号为HZ-816,上样流速2 BV/h(1 BV约为32 m L),上样质量浓度0.6 mg/m L,上样体积470 m L,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95%,洗脱流速2 BV/h,洗脱剂的用量为6 BV,由此得到的三萜酸纯度为92.29%。通过比较研究表明大孔树脂分离法优于碱溶酸沉法。  相似文献   
4.
枇杷叶中三萜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色谱方法对枇杷叶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枇杷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13个化合物,经鉴定为三萜和脂肪醇类物质,其中三萜:乌苏酸 (1)、蔷薇酸 (2)、齐墩果酸 (3)、2α, 19α-二羟基-3-羰基-12-烯-28-乌苏酸 (4)、2α, 3β, 13β-三羟基-11-烯-28-乌苏酸 (5)、2α-羟基白桦脂酸甲酯 (6)、科罗索酸甲酯 (7)、乌苏醇 (8)、科罗索酸 (9)、2α, 3α, 19α-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 (10) 、β-谷甾醇 (11)、2α, 3α, 19α, 23四羟基齐墩果酸 (12);脂肪醇:正二十一烷醇 (13)。化合物5、6、8、12和13是首次从枇杷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枇杷叶新用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阳 《湘西科技》2003,(1):32-32
  相似文献   
6.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枇杷叶中黄酮类物质,制备黄酮脂质体,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及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总黄酮脂质体制备处方,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中乙醇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为1:6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5h;黄酮脂质体最佳处方中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1,卵磷脂与黄酮的质量比为20∶1,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5.8.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比的黄酮及其脂质体对猪油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随着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质量分数相同时,黄酮脂质体的抗氧化效果优于黄酮溶液,且与抗坏血酸有较好的协同抗氧化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枇杷叶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植物资源,其中富含有三萜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含量、提取及纯化方法和生理活性进行了综合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广东始兴枇杷叶为研究对象,以其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探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等因素对枇杷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 表明,始兴枇杷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是:超声温度64℃、超声时间54 min、乙醇体积分数62%、料液比1:26 g/mL.在此条...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枇杷叶膏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gela venusil XBP-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 mol/L醋酸铵溶液(88∶12);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25℃。结果:齐墩果酸在2.6~2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熊果酸在0.825~8.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3%和99.37%,RSD分别为0.28%和0.53%。结论:所用方法简单快速,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枇杷叶膏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枇杷叶多糖体外抗氧化的活性作用.方法:首先对枇杷叶进行预处理,将枇杷叶洗净烘干磨粉,继而用回流法提取,然后进行蒸发浓缩,除去叶绿素、醇沉,除去蛋白等一系列的操作得到枇杷叶多糖,并用维生素C(Vc)作阳性对照.通过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还原能力的测定以及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方面来评价枇杷叶多糖溶液抗氧化能力的强弱.结果:枇杷叶多糖能够很好地清除自由基,还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对其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结论:枇杷叶多糖提取率为6.43%,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