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大学生村官价值观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活力,而且也将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选择当一名村官进入农村或社区服务,为农村与社区的发展出谋划策。但是,一些大学生对村官的认识和理解的局限性,导致不同地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效果不同,也导致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不同。为此,应从大学生村官个体出发,着重在"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政策的统领下培育大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分析基础,将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互动模式分为欠协作型、协作型和融入型三类。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这三类互动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会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村官选聘环节存在政府"包办"过多的弊端,需要进行机制创新,创新的核心是充分尊重农民需求。问卷调查发现,江西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性别、出身、生源地、所学专业、品德和能力等方面均有期待。在调研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农民需求的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模型,该模型嵌入了农民需求,体现了供需对接。  相似文献   
4.
张祖钧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6):56-59,68
大学生村官政策自启动以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完善政策和实际效果双重研究视角来思考,如何合理定位大学生村官身份,使大学生村官在其位谋其政;如何健全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实现大学生与村官真正对接;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生力量,既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也是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必须具备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乡镇图书馆获得一定发展,但是近年来却因各种原因,遭遇发展瓶颈。阐述了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指出了大学生村官政策是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在乡镇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现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已经展开,国家财政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新农村,那么这些涉农资金怎样才能有效率的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呢?这就需要审计的监督,需要一个完善的审计体系来监督、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本文就新农村建设中审计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邓爱华 《科技潮》2009,(12):38-38
"在村里,村民们叫我小王;在地里,农民叫我技术员,我现在都快成个草莓专家了!"2006年从北京联合大学毕业的王丽娜,在大学里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而现在只要看到草莓苗的叶片、根茎的颜色,就能分辨出甜查理、丰香、钙维他等草莓品种。王丽娜是平谷区马坊镇二条街村的"大学生村官",目前成了农民心中的技术主心骨。  相似文献   
8.
村委会作为党和政府在农村中的基层组织,其主要干部肩负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作用,“村官”的职务犯罪必然会阻碍和制约农村工作的发展,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充分认识“村官”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以及犯罪预防,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骏 《科技信息》2010,(16):I0041-I004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拥有农村基层实践经验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如何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和管理,使他们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驻村任职”实践与大学生村官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凤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1):115-118,135
从20世纪90年代一些省份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开始,大学生村官计划实行了十多年的时间,根据多方调研表明大学生村官计划对引导大学生择业就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结合龙岩学院多年来的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实践模式,对大学生村官任前培养机制,尤其是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实践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对接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