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失效样本少,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特种设备的寿命预测.根据产品研制阶段的实验数据和同类产品的相关历史记录确定可靠性评估的验前信息.结合小样本现场试验数据,应用Bayes方法融合产品的验前信息和现场信息,得到产品寿命的验后分布,进而建立产品可靠寿命的预测模型.以桥式起重机为例,针对具有可测量退化量的潜在故障模式——主梁下挠超标,推导了主梁两阶段可靠寿命的退化规律,得出了在给定可信度下主梁从下挠值为0至发生潜在故障和发生潜在故障后继续使用至发生功能故障的工作时间,进而为主梁的检测和维修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于缺乏大样本试验数据的特种设备的可靠寿命预测与风险预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辉 《科技咨询导报》2010,(13):234-234,236
钢丝绳断裂是我国在用机电类特种设备当中的多发事故,钢丝绳安全状况对设备和人员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从目前我国机电类特种设备钢丝绳的安全状况出发,提出了应用先进无损检测技术推进钢丝绳安全检验,以实现机电类特种设备钢丝绳安全、节约、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关于课程间交叉渗透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浅析.着重阐述了课程间交叉渗透的研究在课程改革中的影响与作用,并以机电类专业为例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课程间交叉渗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失效样本少,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特种设备的寿命预测.根据产品研制阶段的实验数据和同类产品的相关历史记录确定可靠性评估的验前信息.结合小样本现场试验数据,应用Bayes方法融合产品的验前信息和现场信息,得到产品寿命的验后分布,进而建立产品可靠寿命的预测模型.以桥式起重机为例,针对具有可测量退化量的潜在故障模式——主梁下挠超标,推导了主梁两阶段可靠寿命的退化规律,得出了在给定可信度下主梁从下挠值为0至发生潜在故障和发生潜在故障后继续使用至发生功能故障的工作时间,进而为主梁的检测和维修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于缺乏大样本试验数据的特种设备的可靠寿命预测与风险预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要办出特色,离不开行业和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只有紧紧依托行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方式,也是高职教育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发展方向。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结合机电类工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建设适合本校的开放式实验实训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浅析。着重阐述了课程间交叉渗透的研究在课程改革中的影响与作用,并以机电类专业为例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课程间交叉渗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机电类毕业设计的特点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就机电类毕业设计的内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进行分解.针对机电类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所需的能力要求采取不同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以校企合作共同指导毕业设计为核心,形成综合课程设计、创新设计竞赛、毕业设计相融合的递进式毕业设计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机电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省教育厅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许多兄弟院校的帮助下,紧密依托老工业基地,紧密围绕"自主创新,服务经济"两大主题开展科技工作,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作用,在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服务装备制造业,不断推进服务地方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逐步形成了鲜明特色的机电类优势学科群,在服务中获得了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贾静 《科技信息》2011,(17):I0124-I0125,I0081
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需求日益旺盛,机械制造技术发展对机电类人才水平提高。因此,培养出大量的拥有先进制造观念、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本科层次机电类人才成了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本科层次机电类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以供实施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学校机电类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