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木莲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海南木莲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海南木莲叶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为5.78%,RSD=2.62%(n=6);枝中为3.05%,RSD=2.16%(n=6).回归方程A=7.901 4c+0.002 8,相关系数r=0.999 9.本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稳定、准确,为开发利用海南木莲药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云南木兰科新植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 显脉木兰新种 Magnolia phanerophlebia B. L. Chen, sp. nov. Arbor parva glaberrima, c. 3 m alta. 6 cm in diam., cortice incano laevi: ramuli junniores virides in sicco cinerascentes et pruinosi. Folia sempervirentia, lamina rigide coriacea, obovata vel obovato-elliptica'35-43cm longa, 10-17 cm lata, apice acuta vel breviter acuminata, basi anguste cuneata, supra nitidissima  相似文献   
3.
李文宣 《武夷科学》2007,23(1):98-101
本研究对乳源木莲扦插育苗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两种试验设计,结果表明,乳源木莲扦插育苗,宜用当年生粗壮穗条,穗长15cm,经沙藏后进行相关技术处理。说明影响乳源木莲扦插苗木成活率最主要因子是穗条年龄,其次是剂液浓度、浸液时间等三个因子。即乳源木莲扦插采用当年生穗条,粗度1cm以上,剂液浓度35ppm、浸液时间4h是提高苗木成活率最优的水平组合。  相似文献   
4.
云南木兰科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木,高18米,胸径65厘米;幼枝密被伏贴锈毛,灰色,平滑。叶革质,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7.3—44厘米,宽11—16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狭楔形或阔楔形,两面无毛,上面光亮,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脉在上面稍凹,在下面显著凸起,侧脉每边13—19条,在上面可见,在下面凸起,小脉成疏网状,干时两面可见,叶柄长3.6—5.7厘米,无毛,基部膨大成圆柱状,托叶痕长于叶柄长的1/2;托叶  相似文献   
5.
 毛果木莲是云南特有种,也是被IUCN评估为极危种(CR)的濒危植物.通过石蜡切片技术与显微观测技术对极危物种毛果木莲花粉败育、花粉胚珠比与结籽率进行研究,发现该物种花粉败育率达29%,正常花粉胚珠比>4527,结籽率聚合果达到34%,单果达44%.结合花粉胚珠比,初步认为该物种交配系统为专性异交类型,花粉败育对结籽率低影响不大.结合该物种野外种群调查,初步分析认为该物种的选择性败育特性是适应外界环境资源有限的一种生殖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6.
7.
厚叶木莲Manglietia pachyphylla)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的木本植物,零星分布于我国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了解濒危物种基因组信息及其遗传多样性有助于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濒危物种,实现濒危物种的解濒和复壮。为此,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厚叶木莲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利用测序数据开展厚叶木莲基因组草图的组装;之后,基于组装的基因组预测其中的重复序列和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和基因家族分析。结果表明,组装的厚叶木莲基因组大小为2 092 298 891 bp,包含676个组装序列,N50(将组装的序列按照长度由大到小进行累加,当累加到某个序列时,累加的值为基因组50%的长度时,此序列的长度即为N50)为7 961 115 bp;利用BUSCO (Benchmarking Universal Single-Copy Orthologs),针对“eudicots”和“embryophyta”这两个BUSCO单拷贝基因库,对基因组组装的完整性进行评估,组装的厚叶木莲基因组完整性分别为96.6%和98.8%。厚叶木莲基因组有76.5%的序列为重复序列,共有37 900个基因,这些基因编码了41 675个蛋白质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厚叶木莲与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聚在一起,两者分化时间大致为10 500 000年前。厚叶木莲中与木质部/韧皮部、肌动蛋白丝、热、光合作用以及多种次生代谢相关的基因家族显著扩张,其中次生代谢相关基因在厚叶木莲基因组上呈串联和近端重复,这些基因的扩张和重复形成方式可能与厚叶木莲适应高海拔环境有关。本研究是国内外木兰科木莲属首个基因组报道,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厚叶木莲及木兰科其他物种的种质资源提供了遗传信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木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它的种子油含有18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这些成分中大部分为人体所必需。  相似文献   
9.
以年龄为自变量,以混交林杉木和乳源木莲胸径和树高为因变量,运用改进Schumacher方程,分别对杉木和乳源木莲生长量建立方程。结果表明模拟效果比Schumacher方程和广义Schumacher方程拟合效果更好。杉木的胸径环境容量和树高环境容量均大于乳源木莲的胸径环境容量和树高环境容量,杉木单株生物量是乳源木莲单株生物量的近2倍,而且杉木根生物量的比重大大大于乳源木莲根生物量的比重。  相似文献   
10.
厚叶木莲Manglietia pachyphylla)是中国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目前仅在广东和广西有少量居群,被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研究其潜在地理分布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标本记录和野外调查数据,结合56个环境因子,应用MaxEnt模型模拟现代(1970-2000年)和3种未来(2021-2060年)气候情景下厚叶木莲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模拟精度极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值为0.978;厚叶木莲现代潜在适生区集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台湾、广西、福建及江西的大部分地区,在云南南部、湖南东部和西藏东南部等地也有分布。(2)对厚叶木莲的分布贡献率较大的主要生态因子有6个,分别是旱季平均温度(23.6%)、年平均降水量(22.7%)、下层土壤盐基饱和度(16.9%)、下层土壤碎石体积百分比(12.1%)、下层土壤质地分类(9.1%)和最冷月最低温度(7.3%)。其中,旱季平均温度20-25 ℃、年平均降水量3 500-4 500 mm和酸性砾质土是最适宜厚叶木莲生长的生态位参数。(3)现代厚叶木莲适生区面积合计67.07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7%,低、中、高适生区分别占适生区总面积的69.3%、26.4%和4.3%;2021-2060年,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厚叶木莲适生区面积存在分化。在SSP126和SSP585气候情景下,厚叶木莲适生区面积均收缩;在SSP245气候情景下,其适生区面积则有较大幅度扩张。(4)2041-2060年,在SSP585气候情景下,当前气候条件下分布于广东中部和西部、广西西南部及海南中部的厚叶木莲高适生区全部消失。因此,建议广东江门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北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机构加大对厚叶木莲的保护力度,并开展其种苗培育和引种驯化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