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晴雯是《红楼梦》里具有代表性的丫环,她的反奴性、张扬人性的泼辣,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她的率真,使得她在生活细节中会更多地表现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最为本真的个性特征。而且由于她的个性对抗了当时的封建社会,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不得不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为自己的"人"性而最终殉葬!  相似文献   
2.
晴雯与袭人是《红楼梦》中塑造的一对处于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典型女性形象。两人同为贾府丫鬟,聪明、美丽、能干,由于封建礼教制度、奴婢制度的束缚,始终未能摆脱其悲剧命运。二人的性格、所选择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袭人"温柔和顺",时时处处遵礼守仪,尽忠职守,逢迎巴结,培植党羽,一心想着往上爬,甘当主子的忠实爪牙;晴雯"心比天高",纯洁善良,直爽率真,疾恶如仇,崇尚真情,要求平等的人格尊严,是贾府奴隶中最富反抗精神的代表,是作者心目中美的化身。晴雯与袭人是当时社会中千万个女奴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她身世卑贱,聪明美丽;待人真诚,嫉恶如仇;言语锋利,不甘受辱。她始终保持着一种自尊,从未进入竞争半个主子的角色。在那个社会里,注定是个悲剧。  相似文献   
4.
"重言积字"是陶渊明首先使用、钱锺书首次发现的一种修辞手法,曹雪芹向陶渊明学习、借鉴了这一修辞手法.<五柳先生传>之所以要用一连串"不"字,这是陶渊明不愿有所作为.决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的思想体现.<红楼梦>写晴雯四次连用"冷笑",旨在刻画睛雯光明磊落、不畏权势的"爆炭"性格.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分析袭人的追求、失落及其反差所造成的悲剧情绪,说明袭人的悲剧所在,同时对袭人的悲剧和晴雯的悲剧进行了比较,说明袭人性格的悲剧色彩更浓。  相似文献   
6.
晴雯、婴宁人物形象塑造的"自然美"特征出发,以《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文本和前人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通过对这两个人物外貌和性格"自然美"特质相同点的梳理,探寻人物形象塑造背后所受的庄子"自然"思想的影响,以及作者对"晴雯之死"和"婴宁不笑"人物结局的处理所显示的共同思想意蕴,即庄子"任自然"思想与儒家所主导的宗法制相悖,以及凸显的不同艺术效果,即"晴雯之死"构成了《红楼梦》大悲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达了一定的写实意义,"婴宁不笑"是《聊斋志异》作为志怪小说启示性、戏谑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