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404篇
教育与普及   28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9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2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647篇
  2010年   612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571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科技》2021,(1):98-100
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的空间格局,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空间单元(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本文选取最大斑块指数(LPI)和景观形状指数(LSI)两个指标,分析郑东新区2007—2019年城市化进程中的景观格局演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老厂房再利用的问题日益急迫.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起源地,也是率先着手对彰显城市文脉的工业遗产进行调查和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本文以上海典型案例入手,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老厂房改造的项目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常州大成三厂这一民国时期的纺织业遗留地块进行改造设计手法进行介绍,从设计理念、设计内容和节点设计3个方面,体现了文化传承和生态技术相融合理念.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21,(1):20-25
非遗传承景观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对促进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漳州非遗传承景观化建设为例,从文化景观视角论述了非遗与城市景观建设的关联耦合,诠释了非遗文化传承景观化的实践策略,最后提出了创刊漳州非遗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并在文化形态呈现方面提出了原型重现、要素整合、形态置换、意境关联等观点。以期为促进城市景观文化内涵的提升与非遗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农村小水电设计中水工建筑物、水轮发电机组、辅助设备和电气设备的改造等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以河南省某水电站为例,结合我国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相关设计内容进行分析,为该类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实地调查了湖北科技学院校园植物景观配置情况,讨论了校园植物景观的配置原则与功能,对湖北科技学院的校园植物景观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东地区断裂发育,早期发育的断裂与晚期断裂之间存在相互改造、叠加、复合的过程,深大断裂沟通多套地层,断裂活动期形成的挤压破碎带和断裂裂缝带作为岩浆热液上升通道,为热液溶蚀作用改造储层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识别出热液期次对塔东白云岩储层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钻井岩芯、岩屑及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鉴定分析,在区内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识别和发现了钠长石化作用和自生羽毛状伊利石沉淀,也是塔里木盆地内的首次发现,并通过对包裹体均一温度,碳氧同位素等地化特征研究,揭示其成岩流体源于岩浆热液,丰富了区内热液作用的矿物学标志,进一步识别出区内存在3期热液作用,通过对3期热液作用的机制及其储渗空间意义的研究,总结出第I期热液作用对于储层形成意义不大,第Ⅱ期热液作用主要发育在局限的沉积环境,第Ⅲ期热液溶蚀形成溶蚀缝孔洞,与天然气运移聚集匹配良好,构成了区内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储渗空间。  相似文献   
8.
“景观”一词的翻译与解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景观”一词在世界各国语言中颇为相似,英语为Landscape.德语为Landschaft.俄语也发音相近,只有法语不同。中文翻泽为景观.通用于科学界与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该词的原意按牛津字典的解释为“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景观作为科学名词19世纪初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洪堡德(A.Von Humboldt)引入地理学,他最早提出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自然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以后由苏联地理学家贝尔格等发展成为景观地理学派,将景观定义为“自然地域或水域的综合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地理科学》一书(科学出版社,1995)中是这样定义的:“景观一词源于德文Landschafl,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和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  相似文献   
9.
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系统退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是省域最重要的景观生态系统类型。自然状态下,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系统中景观组分性质优良,景观要素组合协调,景观生态过程稳定,景观功能较强。然而,在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之下,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系统显现出明显的退化特征,具有表现为景观要素组合关系改变、景观组分性质劣化、景观生态过程逆转、景观生态系统抗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方资料,分析了广州科学城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群落外貌、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灌丛共有维管束植物61科117属140种。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一亚热带植物区系占优势,群落的外貌主要由草质、单叶和小型叶为主的小、矮位芽植物所决定。在分析灌丛群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用乡土树种营造森林植被的景观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