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称作"密州三曲"。文章通过剖析苏轼密州三曲的特色,指出了苏词超然、旷达的艺术风格和所表现的人生态度,以及苏轼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对后世文人的人格追求和道德建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庄子和屈原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二者对士人的影响又统一于一体,这是因为庄子和屈原有着相似的人生超越.他们超越世俗人生后所进入的人生境界是对立互补的,这种对立互补使得他们的影响能够统一于后代士人身上.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在庄子、屈原行为问的折衷、在不同的时候引屈原或庄子为知己、以旷达的心态积极入世.  相似文献   
3.
在诸子百家中,对中国文人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儒、道二家,它们如同中国思想的阴阳两极一直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弘扬光大者,其思想中旷达的生死观,逍遥的人生哲学以及对一切丑恶东西的彻底批判精神闪耀着积极的光辉。道家思想经受住了时代的大浪淘沙,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4.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以诗为词”构成了苏词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真正成熟是其密州词。密州词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一、名篇佳作迭出;二、基于密州词作,他提出了词“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密州时期其“以诗为词”的创作已经非常自觉、成熟,成为黄州词论的先期实践,为此后苏轼词呈现出“自是一家”的面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密州词是他改革词体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苏轼的"旷达"形象,经过历代的不断塑造,近世又得林语堂的极力推崇,在人们心中可谓根深蒂固.但若借助巴赫金对话理论,就会发现这种贬谪后的"旷达"处处体现着苏轼"自我说服"的特征:不论是初贬黄州的前<赤壁赋>和<定风波>,还是惠儋时的和陶,也无论对佛学教义的学习,或是诗歌中的用事,都是如此.历代对苏轼"旷达"形象的推崇,带着"乐感文化"的心理,而林语堂对苏轼"旷达"形象的极端化表述,则是"五四"以来西学东进的强势下对民族文化心态确认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主题理解成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 ,不符合苏轼的人生哲学和一贯的处世态度 ,也不符合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思想实际和该词的真正主题。该词表现的是苏轼对历史人生的哲理思考 ,对仕途功名的淡泊和扬弃 ,对变幻莫测的人生所持的通脱旷达、淡泊无为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对大家皆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所作词的探讨。因为他的词另辟蹊径,以诗为 词,扭转了在他之前的"温柔香软之态"与"婉约绸缪之情"的词风,而取词的躯壳并赋以诗的神韵,首创豪放词 风。他的词具有诗的沉郁、诗的豪放和诗的淳朴,刚健与柔婉并存,对词的发展不只是理论上的倡导,更突出表 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上。  相似文献   
8.
儒、释、道三教在宋代呈现出合流的新特征,使宋人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化。他们能对人生采取一种更达观、更冷静的态度,表现在对世态炎凉、仕途升降看得很透,尤其是面对官场失意往往能出之以乐观和超旷。宋人的旷达建立在对人生处境冷静反观的基础上,其内涵包括对无奈的突破、对痛苦的超越以及寻求心灵的自适。旷达的处世态度是宋人普遍的选择。这种态度反映在词作上,产生了不少清旷之作,苏轼词是其中的典型。但是由于个性的差别,对旷达内化的层次不同,他们的词作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相似文献   
9.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诗的特点就是真淳朴素,感情真挚,写时若不经意,自肺腑中油然而生,表面平淡而内含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其实,陶渊明描写乡村风物的诗也都类似与此,虽然写的是景物,却在心中有所感慨。陶渊明隐居前不得意,归隐后生活也很贫苦,不过灾荒、战乱都无法掩盖他对生活的热爱,并将这种热爱倾注到诗篇中,融入自然,写景,也写心。  相似文献   
10.
范仲淹1046年到达邓州任所,1049年正月调往杭州。三年中,他在邓州创作了70余篇诗文。在他的诗文中,流露出他的三种心态:忠君怜民;重教惜才;旷达洒脱,平和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