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博科夫在自传小说《说吧,记忆》中运用了桔状结构的叙事手法,使得叙事具有空间化风格特征。《说吧,记忆》的桔状结构叙事手法与纳博科夫断裂的时间感受相关,他凭借空间化的叙事手段在写作中获得一种象征性的共时性时间体验,并使得作品具有众声喧哗的后现代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王建敏 《世界博览》2014,(11):46-49
正莫斯科街上的"新"与"旧"托尔斯泰的作品、普希金的诗文、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伏尔加河的波涛,无数闪耀在俄罗斯国土上的辉煌,都静静的映衬着新时代的人们,在这里成长、生活……对于寒凝大地冰雪覆盖之下的俄罗斯,人们十分熟稔,冬季漫长而春夏短暂也是人们对俄罗斯的基本认知。但当冰冷的土地刚刚被唤醒,春天的脚步悄然踏上这片古老土地之时,莫斯科呈现在世界面前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相似文献   
3.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1,(20):60-61
在游走苏东国家过程中,我参观比较多的地方之一就是这些国家原领导人的故居或墓地,因为它们记载着世人对这些人的褒扬与贬抑,反映着这些国家大起大落的社会变迁。原东欧国家的末代领导人在社会发生剧烈变革之后,命运都不算太好,有的受到了审判,身陷囹固,如东德的昂纳克、保加利亚的日夫科夫、波兰的雅鲁泽尔斯基,等等。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10,(4):70-70
<正>作家师永刚和记者贝小戎经过数年研究和调查后,近日著书立论:《花花公子》不是一本色情杂志而是一本严肃的文学刊物。据师永刚介绍,《花花公子》的创办人海夫纳是个文学青年,并以超乎想象的高稿酬约请一线名家撰稿。海明威、列侬、安迪·沃霍尔、纳博科夫、博尔赫斯、约翰·厄普  相似文献   
5.
摸拟计算了在小天顶角为0°、15°、30°时,探测器到簇射轴心0~200m范围内,地面切仑科夫光波阵面的形状。结果显示,波阵面的形状是呈稍微有点向上凸的圆弧形。  相似文献   
6.
《洛丽塔》是俄籍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因以一个中年男人对一位少女的畸恋为主题而饱受世人争议。但长期以来对《洛丽塔》文本的解读多着眼于道德层面,很少从叙事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借助费伦的不可靠叙事理论,分别从引子和正文两个部分分析《洛丽塔》中的不可靠叙述并探析了其中隐舍作者的构建。揭示出作为人物的“我”——亨伯特的叙述虽看似合理但却是在用不可靠叙述来迷惑、考验读者,使亨伯特在美化自己的同时又戏剧化地暴露自己,从而完成蕴含其中的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7.
郭世超 《科技信息》2013,(6):222-222
《洛丽塔》是俄裔美籍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的一部作品。该书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对该作品进行解读,总结出小说中的荒诞意味,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及小说所具有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诗学体系与文学创作中,视觉元素居于重要的位置。其表现形式除引用具体的画家、画作之外,还包括:基于日常细致入微的观察,在小说文本中表现精妙而丰富的色彩;依托色彩创造具有视觉可信度的画面意象,扩充读者的视觉想象,并赋予画面一定的叙事功能。无论是色彩性还是画面性,其根源都在于视觉感官。纳博科夫不仅在文学批评中呼吁将经典文学作品视觉化加以把握,更将视知觉摆到自己笔下人物生命进程的头等位置,甚至赋予它超验的意味,沟通人物的此在与"彼岸世界"。藉此,他在小说叙事中构建起一个视觉王国。  相似文献   
9.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是20世纪不可多得的作家、文体家、翻译家,对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产生了甚远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内对纳博科夫的研究持续升温。笔者查阅和搜集了相关文献和资料,从创作情况、译介情况和研究现状来梳理纳博科夫在国内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对3部件串-并联混合系统,假设部件的工作时间和修理时间均服从指数分布,且故障部件均修复非新时,研究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补充变量法以及广义马尔科夫过程,得到系统的瞬时可用度、可靠度等可靠性指标的Laplace变换表达式,以及系统首次故障前的平均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