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以"功能位无损伤"为原则,完善保护性约束工具,以杜绝损伤,减少痛苦.方法 根据临床需要,分析现用保护性约束工具存在的问题、弊端、和不足之处,提出研制目标和方向,寻找数据,绘制图纸,制做出保护性约束衣.临床试用,进一步改进,确定制做方案.结果 经300多人次使用,无1列出现损伤现象.结论 保护性约束衣可广范运用于老年性痴呆、安全意识缺损病人、自主行动能力障碍病人以及酒中毒所致瞻望状态病人、癫痫等病人的防跌伤、防走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功能位无损伤”为原则,完善保护性约束工具,以杜绝损伤,减少痛苦。方法根据临床需要,分析现用保护性约束工具存在的问题、弊端、和不足之处,提出研制目标和方向,寻找数据,绘制图纸,制做出保护性约束衣。临床试用,进一步改进,确定制做方案。结果经300多人次使用,无1列出现损伤现象。结论保护性约束衣可广范运用于老年性痴呆、安全意识缺损病人、自主行动能力障碍病人以及酒中毒所致瞻望状态病人、癫痫等病人的防跌伤、防走失。  相似文献   
3.
《少儿科技》2020,(4):26-27
小贴士1.微针贴片一般由几十或数百枚100~1000微米长的微针组成。微针穿透皮肤所产生实体通道为微米级的,对皮肤基本无损伤。2.目前,许多新型微针产品问世。微针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皮肤过敏以及如何将有限量的药物加载到微针中。而且。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简便且无损伤地测量介质的介电常数,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带谐振法的介电常数无损伤测量方法,测量装置采用四分之一波长型阶跃阻抗谐振器(stepped impedance resonator,SIR)以及背面缝隙耦合的馈电结构,使得测量装置不仅尺寸小巧而且易于贴近待测介质表面进行非破坏性测量.待测介质的介电常数由待测介质的厚度和测量前后谐振频率的变化决定,三者的函数关系式由三维电磁仿真以及三维数据拟合获得.此外,设计并制作了一款谐振频率在2 GHz频段的实物装置,实测了6种样品的介电常数,测量结果与安捷伦E4991A测试仪的测量值进行比较.根据实测比对,该测量装置的相对测量精度在±6%.最后,仿真研究了接触面缝隙带来的测量误差,并给出了相应的参考曲线.  相似文献   
5.
尹贤友 《科技信息》2009,(11):392-392
无损探伤技术以不使被检查物使用性能及形态受到损伤为前提,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来检测或测量、显示和评估这些变化.从而了解和评价材料、产品、设备构件直至生物的性质、状态或内部结构等等。  相似文献   
6.
姚军 《海峡科学》2007,(8):67-67,69
人类牙齿从发生到发育萌出,以至最后的建(牙合),经历的是一个十几年的漫长过程.其中,遗传、营养、外力、体温、习惯、口腔卫生等等多种因素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儿童牙列的发育产生不同影响.其表现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是结果都是一个--影响了健康咬(牙合)的形成.而健康的咬(牙合)就是牙列行使咀嚼功能最有效率最无损伤的硬件保证.  相似文献   
7.
开展研究型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研究型实验核磁共振法无损伤测定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查阅文献,改进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提高咖啡因的收率和纯度;通过核磁共振法建立一系列梯度浓度的咖啡因含量与氢谱积分面积的工作曲线。利用甲醇浸提冷冻干燥技术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茶叶制成样品,测定其氢谱,通过工作曲线求解咖啡因含量,以期建立快速准确、无损伤,预处理简便的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率(LCMRGlc)是反映脑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18F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作示踪剂的动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方法已被用于人脑LCMRGlc定量参数成像,但由于原有的方法需要输入函数,这对人体是有损伤的,因而很少用于临床.本文采用基于参考区的Patlak图形近似模型(rPatlak)和动态FDG-PET成像方法生成LCMRGlc定量参数图,这种方法无需输入函数因而无需采集动脉血样.在对被试进行弹丸静脉注射155MBq的FDG后同步启动脑部动态PET扫描,扫描序列为4×0.5,4×2和10×5min,且扫描期间通过事先植入动脉的导管采集血样,以获得本研究中作为对比的金标准—原始Patlak图形近似方法(oPatlak)所需的输入函数.研究中的模拟数据也采用了同样的扫描序列.两种Patlak图形近似方法采用了最后的10个PET扫描数据.用需要血样数据的oPatlak方法获得相对于参考区的LCMRGlc比值作为金标准,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也被计算并作为比对.对于实际数据,选择包括白质、灰质、全脑等8个不同脑区作参考区来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无论选择哪个脑区作参考区,rPatlak与oPatlak的结果很相似,但SUVR的结果就差得多.模拟研究结果还表明,rPatlak结果的偏差及误差都小于SUVR.最后,用rPatlak方法生成的LCMRGlc定量参数图与oPatlak生成的很相似,但SUVR与oPatlak间就有较大差异.本研究表明,rPatlak方法好于SUVR方法,可以作为oPatlak方法的很好近似,新方法适合用来无损伤地生成LCMRGlc定量参数图.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无损伤切换主要部件设计及测试结果。该系统可用于中短距离数字微波地区干线、支线及偏远地区农村通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