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知识》2013,(14):8-8
当地时间7月4日,冰岛议员向冰岛司法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授予“棱镜门”曝光者斯诺登公民身份的议案。在当日的讨论中,63名议员中只有6名来自少数派政党的议员支持此份草案.其中包括奥格门德尔·约纳松领导的左翼绿党。据冰岛媒体报道,约纳松在议会上说:“斯诺登正在被追捕,他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了。”斯诺登此前请维基解密组织代为向冰岛政府提出非正式避难申请,当事国已确认收到有关接触。要申请避难,斯诺登必须到达冰岛,但如果能够立刻获得冰岛国籍.就可以规避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鑫宇 《世界知识》2013,(14):68-68
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曝光了美国政府的“棱镜计划”,揭发了美国对内监控隐私、对外进行黑客攻击的事实。美国政府大为光火,全球通缉斯诺登;男主角毁誉加身,浪迹天涯;全球媒体穷追不舍,轮番炒作。这样的情节在当前喧嚣的国际政治中给人的感觉有些八卦和浮夸。可是我们如果撇开“黑客”、“间谍”、“机密”这些吸引眼球的关键词。做一点具有历史眼光的思考,就会发现斯诺登的出现,对美国来说,绝不只是另一个“维基解密”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3.
晓岸 《世界知识》2013,(13):28-29
藏匿香港上演“棱镜门”悬疑大剧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披露了美国情治机构长期监控包括中国在内多国公众网络活动的绝密项目,将美国政府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的伪善昭然于世。  相似文献   
4.
李松睿 《世界知识》2013,(15):58-59
沸沸扬扬的斯诺登事件能够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政府情报机构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人们的言论、行为乃至思想倾向进行严密的监控,在今天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闻,它其实早就成为现代人的基本常识。  相似文献   
5.
斯诺是世界知名记者、国际报告文学大师、中国人民的真挚朋友和中美友谊的桥梁。本文以斯诺对中国的深厚感情为行文支点,系统阐述了现实情结,变革情结,文化情结和前瞻情结。这对弘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巍 《科技导报(北京)》2010,28(10):122-122
距C·P·斯诺在剑桥里德讲座上的呐喊已整整过去了半个世纪,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隔阂不仅故我,甚在加剧.而在1964年再版的<两种文化:一次回眸>一书中,斯诺已经开始反思"两种文化"这种非此即彼的提法,并且大胆预见未来可能会出现"第三种文化"(the thrd culture):"虽然现在谈第三种文化已经存在可能为时尚早.但是我现在确信它将到来.当它出现的时候,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一些交流困难最终将被克服."欣喜的是,在近期由神经科学家M·R·贝内特和哲学家P·M·S·哈克共著的<神经科学的哲学基础>一书中,笔者终于嗅到了一丝斯诺意义上"第三种文化"的气息.  相似文献   
7.
《西行漫记》问世以来之所以轰动世界、广为流传,即使是成书几十年后的今天仍引人注目,拥有众多的读者,这与作者产生深入陕北解放区进行采访报道的多方动因是分不开的。其中,向热切关注长征后的中共及其命运的人们提供相关信息的良好愿望是其外部动因,解答人们对陕北解放区心存的各种猜疑的好奇心理是其直接动因,想向外界介绍解放区真实情况的强烈使命是其内在动因,为中共创设了一个广阔的区外生存空间的意外收获是其间接动因。这诸多动因是斯诺产生采访陕北解放区的内在动力,也是撰写、出版《西行漫记》并产生轰动效应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
首先,斯诺系统真实的介绍,给罗斯福总统留下了关于中共的最初印象,为在共同对日作战中密切与中共的联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史迪威有关中国抗战真实而可靠的情报,震拓了罗斯福总统,直接促成了美国政府的扶蒋联共政策。他代表和执行了这一政策。第一,全面揭露了国民党及其军队的腐败无能,剖析了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实面目,建议美国应摒弃“蒋介石就是中国”的观点。第二,建议美国对中共领导的军队予以承认,并给予军事援助,进行政治军事上的合作。第三,促进了美国政府同中共的正式官方接触。  相似文献   
9.
彭珂  杨勉 《世界知识》2013,(16):14-21
爱德华-约瑟夫·斯诺登,前美国中情局情报分析员、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外包公司的系统管理员,2013年5月20日飞抵中国香港,开始爆料美国情报部门秘密监控电话和邮件的“棱镜”计划.由此遭到美国当局通缉。6月23日斯诺登离开香港飞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始了亡命天涯之路。在俄期间.斯诺登寻求政治避难的过程一波三折,几经反复,其命运成为国际媒体和舆论的热点话题。但最终似乎是“柳暗花明”。8月1日.斯诺登终于获得了俄联邦移民局颁发的证件,获准进入俄罗斯境内临时避难一年.从而结束了其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中转区40天左右的流亡生活。随着斯诺登事件的发展,其所涉及的国际法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产生了多个疑问,从而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和看法。在对这些疑问和答案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世界竟是如此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在2013年,一些事件的发生及其演进让美国很是不爽甚至窝心,有人说这反映出奥巴马总统的“经验不足”。其实,透视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当今全球惟一霸权国家的纠结与无奈——国内问题重重,在国际上也不能一呼百应、为听欲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