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科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高等院校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为切入点,对文科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模式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全程实习等实习基地建设模式,揭示了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育是数学文化的教育.文科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必须体现育人为本的课程设计观和服从于文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宗旨.在文科数学教育的实践中,要从文科专业的学科性质、课程体系、培养目标上明确文科数学教育的课程定位、教师职责和改革目标,使文科数学教育切入到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之中。  相似文献   
3.
文科综合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将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对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郭瑞 《科技信息》2008,(9):650-651
本文指出了高等院校文科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高校办学特色,并对西南科技大学的3个办学特色进行了阐述:即对共建和产学研联合办学的办学体制特色;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农学学科显示出的优势学科专业特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文化特色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高师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地理、历史、政治学科在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各自应发挥什么作用,这是专业建设和发展必须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论述了地理学科在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地理学科除了可为中学培养“历史与社会”课教师和地理教师外,还能够对学生进行地理素质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全球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7.
科物理的课堂教学,应注重内容上求趣,求新、求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在“新文科”理念下培养经济学人才,是中国经济学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从时代性、战略性、创新性、交融性和发展性5个特征维度阐释“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其次,探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经济学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经济学人才培养需要持续优化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加强经济学的课程思政教育,推动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路径。研究结果可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经济学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地方高校积极推进文科专业转型发展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但缺少路径依托和实施载体,导致输送的人才岗位适应能力不强、研究的项目实际应用价值不高、开展的活动产生社会影响不大。地方高校新型智库建设与文科专业转型具有明显的政策关联、价值关联和路径关联,这些是推进文科专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办库宗旨、创新管理方式、培育研究特色;要切实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交流需求信息、共建创新团队、争取经费支持;要改革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承认研究价值、强化成果评估、调动工作热情;要加大研究成果的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宣传渠道、规范成果发布、提升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统计,2012年《武陵学刊》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报》等文摘报刊转载文章18篇,在2315种被检索的期刊中排第494位,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9位,在湖南省综合性大学学报排序中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