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中国传统史职由最初的职权混合,分途演进为各种官职,秦汉时期是史职演变的关键期,其间史权由隆而替,逐渐趋于式微.史权消长往往是史职变迁的反映,而这又与现实事务之增减、秦汉大一统专制皇权的加强、儒家思想的独尊及其在选官制度上的体现密不可分.由西汉之太史令到东汉之兰台令史、东观著作,史职在分散的同时,其具体职掌也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2.
史籍方志及各种文献记载的赣东北籍文武状元共17位,文章考证其真伪,并探究出错原因,广泛收集而精选慎取他们的真实生平事迹介绍,辨明去除各种讹传。  相似文献   
3.
"官分文武"制度本是统治者为了方便社会治理,实现权力分割和制约的良好设计。然而在中国古代的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了文武官的相互对立以及文官对武官权力入侵的一种怪现象。这与统治者在处理文武关系时采取的倾斜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但过度的"重文轻武"却导致了文武关系的失衡,使得"文武分途"与"文武混溶"的矛盾状态成为困扰古代政治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4.
周必大认为宾礼人才有“全才”“一偏之才”之别,选择宾礼之才出使外疆应遵循“忠信威仪之士,辨博通敏之材”的人才标准。而立政图事“人才最急”,选人举状弊端甚多,荐举人才要“举得其要”,建议推行“杂举之制”的荐举人才方略,推重“任以是职,责以是事”的用人观。其人才观有预见性、完整性、长远性和系统性观念,对当代中国的人才选用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课程设置的分析,以"文武兼修"人才培养为逻辑起点,提出民族传统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应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专业课程的合理搭配;课程的开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设地域特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