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2篇
系统科学   76篇
丛书文集   105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30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表示型的研究中,野代数Γ=k〈x,y〉扮演重要角色,但通常描述其表示是非常困难的。本文主要利用Belitskii算法得到代数Γ所有二维表示的同构类,等价地,得到二阶矩阵对的Belitskii标准形,并得到该线性矩阵问题的Belitskii标准形的参数数。  相似文献   
2.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述了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祝风  刘立华  蔡宁宁 《松辽学刊》2006,27(4):108-109
本文讨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并分析了影响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5.
新组建的皖西学院如何在社会转型、高教改革的大背景下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对此,皖西学院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是:审视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分析区域经济特点和皖西学院自身条件,摆正自己在高等院校中的层次位置,瞄准“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学科及学科群建设与专业整合、大力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来实现培养目标,突显办学特色,从而在当今高校竞争与发展同在、危机与希望并存的严峻形势下,赢得生存与发展主动权。这一立足于皖西学院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对新组建升格的本科院校,也会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整合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课程整合也是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是当今 世界科学技术日益综合渗透的反映。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指出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整合的目标,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数学课程的特征,介绍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阐述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思想意识形态的整合以及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建设,构建了执政的文化资源,奠定了其执政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整合与构建执政文化资源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经验教训,至今仍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音信号处理领域一项基本、关键的技术,基音检测在语音信号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直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对传统的基于短时自相关函数法的基音检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检测一段语音信号基音周期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基音检测算法只能检测一帧语音信号基音的缺点.进行了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去野点,中值平滑等后处理的基于段的基音检测算法比传统的基于帧的基音检测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10.
怎样看待技术历来有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两种不同的思潮,本文阐述了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的不同观点,指出两种思潮各自片面夸大了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作者认为,技术发展的理性之路应是对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的借鉴与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