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里尔就任莫斯科和全饿大牧首已经两年。2009年他作为斯摩棱斯克和加星宁格勒牧首区牧首与卡卢加茅l博鲁夫斯基牧首区牧首觅里蒙特同为大牧首的候选人,分别被看做是戡箩斯东正教教会中“现代派”和“保守派”的代表,最终他成功当选大牧首,并于2009年2月1日就任。在就任之后的两年,基里尔大牧首已经为对教会进行改革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张怡 《世界博览》2010,(21):81-81
1946年,一群黑人女工在南方的一家烟草工厂举行罢工,天上下着瓢泼大雨,不少人离开了游行队伍。这时候,一名罢工中的女工突然唱起了歌——《我一定会胜利》。不过,她把这首南方黑人教会传唱的歌曲中的“我”改成了“我们”,这首歌也随之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个人的自我鼓励被升华为集体的团结与凝聚。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十九世纪后期最有影响的传教士教育家"的美国传教士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teer,1836年-1908年),曾创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教会大学——登州文会馆。狄乐播(1853~1921)原名马蒂尔.罗伯特.姆(Mateer Robert M),是狄考文之三弟,为美国北部长老会牧师。1881年,狄乐播随狄考文来华,先在登州学习语言,后往潍县,传教近40年,他创建的潍县乐道院是今天潍坊市人民医院和潍坊广文中学的前身,著有《太平洋传道录》。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从愉快教育的教育学基础、愉快教育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化学学科特点与趣味因素的关系、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等方面浅谈愉快教学艺术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的运用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创办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教会大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大量的教会大学开始了"中国化"的转变,并没有沿着创办它们的宗教组织所预设的路线发展下去。其中,金陵大学的"中国化"成为教会大学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标杆。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整理,认为金陵大学的"中国化"有其深刻的内因。  相似文献   
6.
郭岸 《世界博览》2012,(6):82-82
正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说,二战之后婴儿潮一代的人是从1963年开始性革命的,发生在《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解禁和披头士第一张唱片发行之间。对很多人来说,性革命主要指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后来又传播到西方各国的性观念的变化。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在时间上,现代社会的性革命要早得多。牛津大学历史学家法拉梅茨·达豪瓦拉(Faramerz Dabhoiwala)在《性的起源:第一场性革命》中说,从1600年到1800年之间,英国人以及许多欧洲人刻板的性态度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达豪瓦拉花费将近二十年研究此类课题。他在书中称,18世纪中期,英格兰以及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性风俗发生了革命。这场决裂来势汹汹,势头比1963年的性解放更猛烈,被桂冠诗人菲利普·拉金形容为"交媾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论教会大学课程的变迁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社会中的教会大学在对自身不断调适的过程中,课程的设置也在不断的变迁。教会大学课程的变迁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庄敬之 《科技潮》2000,(3):78-79
最近,在英国,有这么一个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与戴安娜离婚了的查尔斯王子是否可以同卡玛拉携手步入教堂,再一次举行婚礼。也许在一两个月以前,英国人根本不会讨论这个话题,因为教会从来不允许离婚的教徒在教堂内再一次举行婚礼。但现在,新的希望出现了。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会世俗化不仅是基督教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也是西欧封建社会的重要内容。基督教会世俗化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自治斗争从中世纪大学诞生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贯穿在它整个发展过程中。可以说中世纪的历史就是教会与国家的冲突史,大学为获得自身独立发展的空间周旋于教会与国家相互间权力争夺的漩涡中。大学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在不同时期取得过自治斗争的胜利,但最终也没能逃脱被强大政权干预的宿命。大学的活力源于自治斗争,中世纪大学自治斗争的过程能够给中国现代大学提供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