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区包括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及洛阳的孟津、偃师等市(县):土壤属于褐土类的不同土种,多为中-重壤土,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较高,光温条件较好,冬季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和安全越冬,小麦拔节抽穗期春旱机率较高,10年会遇到5-6次。该区主要问题是生长后期干热风危害重,自然降水产。  相似文献   
2.
一、主要病害及防治 1.大斑病.玉米拔节后,先由基部叶片发病,叶片上出现水渍或灰色斑点,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最后形成黄褐色梭形病斑.一般在高温、高湿和密度大时易发病,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3.
对单位分数和表1问题,将k=3,k=4,k=5的解结果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分蘖、亚分蘖、拔节以及树结构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1.大斑病。玉米拔节后,先由基部叶片发病,叶片上出现水渍或灰色斑点,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最后形成黄褐色梭形病斑。一般在高温、高湿和密度大时易发病,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5.
拔节氮肥增加了小麦穗弱势部位(顶部、基部小穗及中部小穗的第三小花)的籽粒总重,其原因是这些部位籽粒的退化率降低,结实粒数增加,单粒重变化则不规律;中部小穗第1~2籽粒的发育不受氮肥的影响,结实率及单粒重均无显著变化。这表明,拔节氮肥有助于改善小麦穗强、弱势花(籽粒)发育不平衡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微波硫灯作为农用光源的应用前景,以小麦(扬麦158)为材料,研究了硫灯和氙灯对分蘖、拔节以及分蘖拔节期间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光源下小麦拔节拔节前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几乎没有差异。氙灯使小麦植株拔节明显提前,并降低分蘖数、单株总叶片数,缩短叶长和叶宽,抑制根系生长。与氙灯相比,硫灯使小麦的抽穗期和成熟期明显接近正常生长状况,单株穗数、单穗长度、单穗粒数、单穗重和单株麦粒重等显著高于用氙灯处理的小麦,使单株小麦产量显著增加。氙灯的大量红外辐射可能是造成两种光源下小麦拔节和分蘖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硫灯处理的小麦生长发育更接近自然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7.
小麦精播和半精播技术可以实现小麦高产、稳产,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统一。但种植起来需注意以下几点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一、小麦的需肥特性 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其中氮、磷、钾三元素在小麦体内含量比较高,需求量大,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生产100千克小麦需吸收氨(N)2.83千克,有效磷(P2O5)1.25千克,钾(K2O)2.92千克.小麦吸收氮肥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年前分蘖盛期,占总吸收量的12%~14%;另一个是拔节孕穗期,占总吸收量的35%~40%.对磷肥的吸收高峰出现在拔节扬花期,占磷总吸收量的60%~70%.对钾的吸收在拔节前较少,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0%,在拔节孕穗期最多,可达60%~70%.  相似文献   
9.
陈雷 《榆林科技》2007,(6):55-55
在当前国内玉米种子供大于求市场情况下,制种产量以及其商品性成为了市场竞争的关键。近年来,我们通过大量的田间调查与试验,发现制种玉米拔节初期揭膜处理比全生育期覆膜的产量高、品质好。揭膜田比全程覆膜的玉米叶片较宽、茎杆较粗、不易早衰、籽粒大且色泽好。为了提高我市种子产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很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推广应用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善良的小河     
一条小河穿过一片谷地,来到广袤的平原上。平原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小麦。所有的小麦都处在拔节的关键时期。可是,天已经连续两个月没下雨了,小麦站立的土地大片大片龟裂。除了河床两侧的小麦还在生长,远处很多小麦已经停止拔节甚至干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