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茎秆抗倒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玉米茎秆的力学模型 ,利用力学理论和方法 ,给出了玉米茎秆临界力的具体表达式。根据此表达式 ,可对玉米茎秆的抗倒伏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临界力越大 ,抗倒伏能力越强。对于同一种玉米品种 ,种植密度不同 ,或肥力不同 ,其抗倒伏能力不同 ,茎秆系数越小 ,抗倒伏能力越强。文中给出了玉米倒伏与茎秆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为玉米抗倒品种的选育以及超高产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俊丽 《河南科技》2009,(12):18-18
1.多效唑。在小麦播种前,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25克,加适量水溶解后拌麦种100千克,拌匀堆闷4~6小时,晾干播种,可使幼苗抗寒、抗旱。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毫克/千克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增强其抗倒伏能力,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提高植株对氨素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小麦的高产和抗倒伏是相互制约的。文章利用力学原理建立力学模型,从而推倒出小麦茎秆在无风情况下的临界穗重和有风情况下小麦茎秆的临界风力、穗重、茎秆长度和弹性模量的关系。为育种专家在不同地区培育不同形态、不同产量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防止倒伏 1.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毫克/千克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兼治小麦白粉病,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高粱种子经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处理,其幼苗高度和叶片长度明显低于对照,而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根长与对照基本相近。表明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均可不同程度地矮化高粱幼苗植株,提高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6.
水稻茎秆的结构及其性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水稻茎秆是典型的生物复合材料,有着优良的力学性能,起到支撑和抗倒伏的作用。通过比较高、中、矮秆和杂交稻典型水稻品种茎秆的细观结构,测定水稻茎秆的拉伸强度极限和弹性模量,分析其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秆类型水稻茎秆的结构更为合理,拉伸强度极限和弹性模量在4个供试品种中是最高的,其大、小维管束数目最多,茎粗、茎壁厚中等,抗倒伏能力最强。因此在高产抗倒伏品种的选育中应向矮中求高,向中秆、硬秆的方向来选育。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科技》2011,(2):67-67
施肥不当,会引起作物代谢失调,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施用氮素过多会引起作物的叶色深绿。大部分碳水化合物用于氮的同化,使纤维素、木质素的合成减少,植物徒长细软,抗倒伏能力弱,且因体内有较多的可溶性氮积累而使农作物易感病害。  相似文献   
8.
《甘肃科技》2010,(15):I0001-I0001
记者近期在秦王川高效农业示范园召开的甘肃省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观摩会上看到,半无叶型豌豆的卷须交错缠绕,蓬勃挺拔,豆荚饱满,当地农民俗称该豌豆“手拉手,抗倒伏,亩产高达400多公斤”。甘肃省推广半无叶型豌豆新品种陇豌1号,突破传统豌豆倒伏、产量低的瓶颈,推动全省豌豆产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麦32号     
《河南科技》2014,(11):7-7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晚熟强筋品种,全生育期226.0-235.2天;幼苗匍匐,叶片窄长,叶色浅绿,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快;株型松紧适中,旗叶宽短、上冲,穗下节短,穗层较厚,平均株高74,75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穗纺锤形,长芒;子粒卵圆形,白粒,角质;根系活力好,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经鉴定,该品种高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个具有四自由度的力学模型,利用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的理论,分析典型风荷载对小麦的影响,推导出小麦的倒伏弯矩计算公式.考虑土壤特性和小麦根须分布情况,在郎肯土压力理论基础上推导出小麦的抗倒伏弯矩.比较两种弯矩,可对小麦的抗倒伏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通过所提出的模型进行多种小麦的数值试验,发现各质点的质量大小对各振型形状的影响很显著,尤其是可以改变第二振型的弯曲方向,以及解释不同品种的小麦的抗风差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