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含水层热储井位置选择和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含水层热储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问题,寻找适合热储用的含水层和合理布置热储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综合考虑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特征,适合热储的含水层应该是承压含水层,热储应该采用同层方式.单个热储井的影响半径可以通过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求得.合理布置热储井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效抵消原有地下水的流动以及渗流系数不一致的影响.利用井之间的渗流耦合作用,在热储井之间布置调节井,主动控制热储水的波及范围,可以实现热储井布置的相对"紧凑".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是我国现今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切实的解决是必须的。其中锚杆支护技术在各类问题中都起到了相当好的防护作用,本文分别从土体滑坡失稳、边坡失稳等常见地质灾害进行阐述,对锚杆支护的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操作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了介绍,并通过ANSYS分析软件对锚杆支护技术在其中常见的边破失稳灾害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验证了锚杆支护的支护机理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承压设备安全阀使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唐山市城市溶溶地塌陷灾害产的原因,探讨了岩溶塌陷宏观减灾对策,通过优化开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方案来调整塌陷危险区中的地下水流场,使之形成最不利于发生塌陷的地下水状态,以达到在宏观上产生岩溶塌陷灾害可能性最小的目标。针对具有承压-无压水特征的非线性多含水层系统提出了水资源管理的分体模型方法和双重迭代求解技术。以岩溶塌陷宏观减灾目的,提出了优化控制地下水流场的资源管理方案,为唐山市城市规划提供了科  相似文献   
5.
根据Darcy-Gersevanov广义渗流关系式,导出了单井定流量抽水、定降深抽水两种典型情况下的泰斯承压含水层水平位移和水平应变解析表达式.数值计算分析表明,定流量、定降深抽水引起的含水层水平位移方向沿径向向内,其水平运动速度随抽水时间增长呈指数衰减,位移量则随抽水时间增加呈指数增长.定流量、定降深抽水引起的含水层径向应变在空间上具有近井挤压、远井拉张的分区特征,且近井挤压区随抽水时间增加不断向外扩展.定流量、定降深抽水引起的含水层切向应变主要表现为环向挤压应变,且其应变大小随半径增大迅速衰减,随时间增长呈指数型增大.在大同机车工厂所做的现场抽水实验证实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部分未经处理溶腔填充物复杂且受季节性、突发性降雨影响,溶腔内压增大会影响临近隧道结构稳定性,易导致施做后的初支结构失稳.以某三车道公路隧道为依托,开展了隧道开挖后承压溶腔对初支力学行为影响的模型试验.试验中逐级增加溶腔内压,测试了隧道洞周位移、初期支护内力及背后围岩压力的变化特征,研究承压溶腔位置及内压对隧道初支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隧道临近溶腔处洞周位移随溶腔内压增大而变大,达到临界内压时突然增大;承压溶腔内压增大显著增大了钢拱架临近溶腔测点处的弯矩,使钢拱架轴力水平整体提升;同时增大了临近溶腔位置处及墙角处初期支护背后围岩压力,造成初支受力不均匀.洞周位移发生突然增大、钢拱架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达到屈服强度时,初期支护结构失稳.在试验设定的溶腔尺寸及间距下,仰拱处存在溶腔时,内压增大,隧道初期支护最先失稳.  相似文献   
7.
新型三维编织碳/碳化硅复合材料存在较强的各向异性,而各个方向的性能数据积累不足,复合材料的强度计算方法尚不完善,为了发现新型三维编织碳/碳化硅复合材料在冲压发动机喷管中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找到相应地解决措施,开展了这种复合材料应用于冲压发动机喷管的承压强度计算和承压实验研究。对承压实验中出现的低压破坏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低压破裂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分析结果表明:C/SiC喷管喉部密度较低,导致强度较低,承载能力下降,是首次强度验证实验过程中该局部破坏的原因;为提高喷管强度,需要通过其形状设计并控制沉积流场,保证其喉部的沉积密度达到1.9g/cm3以上。对改进后的喷管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满足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对喷管喉部和纵向密度的分布进行工业CT无损检测,确保喷管密度的分布均匀。 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15个混凝土双向局部承压试件的实验结果,分析了侧向压力、垫板尺寸对混凝土双向局部承压强度和抗裂强度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前低温热水辐射采暖技术在国内地普及日益增加,但是由于设计施工单位的水平有限,使得该采暖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该系统由于设计缺陷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仅供同行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10.
该文首先分析了石化企业气瓶的安全特点,其中讨论了气瓶爆炸的原因,化学承压气瓶爆炸的物理和化学类型,规格的选取以及结构组成,然后通过分析气瓶在充装、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出现爆炸危险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止化学承压气瓶爆炸的具体措施,其中指出预防气瓶爆炸,要从根源做起,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安全管理的根本措施,同时企业或个人在气瓶的运输、存储、使用时要遵循安全检测的法律法规,避免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