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7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24篇
系统科学   55篇
丛书文集   253篇
教育与普及   40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3篇
现状及发展   4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71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锂硫电池具有高比能、低成本、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下一代二次电池体系之一.受限于硫的本征绝缘性、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界面副反应、锂枝晶生长等问题,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在锂硫电池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硫正极反应机制的调控、电极结构设计、电解质改性优化策略,实现了锂硫电池综合性能的协同提升;最后对锂硫电池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凹陷作为常见的管道几何缺陷形式,可能会引起管道局部应力集中,进而导致其承载能力下降,同时也为管道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基于变形检测技术和3D扫描技术分别获得含凹陷管道的真实内外表面轮廓,利用逆向工程技术构建凹陷管道的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运行状态下凹陷管道的应力分布特征,准确地判断含凹陷管体的最危险位置,最后依据Mises屈服准则进行含凹陷管道的安全评估。结果表明,通过上述2种方法获得的凹陷管道应力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从而有效地验证了基于变形检测技术开展凹陷管道极限强度分析的可行性和精确性,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开展3D扫描前的管道开挖工作。  相似文献   
3.
超级电容器寿命长、安全性高,并可以实现快速充放电,是化学电源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通过简单的化学原位聚合法将聚苯胺(polyaniline,PANI)与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进行复合,得到聚苯胺纳米管(PANI-CNTs)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曲线、恒电流充放电(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GCD)曲线和循环寿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中,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高达690 F/g,3 000次循环后仍保持初始电容80%,在组装成柔性器件后,保留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并展现出卓越的柔性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吗啡既是临床用镇痛剂,也是公认的毒品.为实现对尿液中吗啡的快速、简单、高灵敏度与高选择性检测,将多壁碳纳米管羧基化处理后,直接滴涂于打磨并表征过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得到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s-COOH/GCE),并采用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ASDPV)对吗啡(MOP)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优化了传感器的制备及检测条件(包括MWNTs-COOH的滴涂量以及富集时间、富集电位、缓冲溶液的pH等)后,得到的MWNTs-COOH/GCE检测吗啡的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lg(I/μA)=0.687lg[c/(μmol·L-1)]-0.068 (r~2=0.992 0),线性范围为1.0×10-7~1.0×10-4 mol/L,检出限为8.0×10-8 mol/L.在使用尿酸酶除去尿液中的干扰物尿酸后,用该传感器检测实际吸毒人员尿液中吗啡的质量分数,得到的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检出结果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在4.24%以内.通过t检验法发现在置信度为95%时,两种方法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纳米加工工具,在强电场的辅助下,可以实现凸起或凹陷的纳米结构加工,为纳米器件的制造提供技术支持。电场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引入了电流,从而使得加工过程中存在焦耳热的影响。原子力显微镜电场辅助纳米主要加工包括阳极氧化与场蒸发沉积两种。阳极氧化加工生成的纳米结构为绝缘物质,该物质阻断阳极氧化加工的进一步进行,因此加工电流随着加工的进行逐渐衰减,焦耳热的影响较小;而场蒸发沉积加工得到的纳米结构为导电物质,所产生的焦耳热可以烧蚀样品表面,形成纳米沟痕。本文通过分析加工中焦耳热的作用,为开展精确的原子力显微镜电场辅助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滤分级得到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组分,并通过傅里叶红外、紫外可见、三维荧光光谱等表征其分子结构的差异.用基于Pd/Fe3O4纳米催化剂的新型电芬顿技术去除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与Cr(VI)形成的复合污染物.研究表明,随着腐殖酸分子量的增大,其矿化效果越好,HA5(87.6%) HA4(79.0%) HA3(76.8%) HA2(70.0%) HA1(62.9%),且短时间内高分子量腐殖酸有较好的去除.这归因于高分子量腐殖酸表面的阴离子与Pd/Fe3O4发生静电吸附.此外,苯环取代度更高、共轭结构更多的高分子腐殖酸优先被原位生成的·OH氧化为多羟基化中间体,进而氧化开环,最终矿化为CO2和H2O.而在TOC相同条件下,低分子量腐殖酸中短链羧酸占比较高,其与·OH的反应活性低,矿化速率慢.总铬的去除同样遵循HA5(91.8%) HA4(88.2%) HA3(85.9%) HA2(85.4%)HA1(85.1%)的顺序,因为高分子量腐殖酸中含有更多能与Cr发生络合作用的活性位点,可在电解体系中协同去除Cr.本研究表明了腐殖酸分子结构对金属纳米颗粒协同电化学氧化性能和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影响,为揭示腐殖酸与Cr(VI)复合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其有效去除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热容是金属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在此介绍一种用DSC测定热容的方法.以锌粉为样品,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容,回归出了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并用积分法对实验温度范围内热容实验曲线和理论曲线之间的符合程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基于扫描数据自动识别零件轮廓特征的方法与技术.首先给出了零件轮廓特征自动识别的工作流程,然后提出了零件轮廓特征自动识别的原理与算法,最后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优点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The 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structure of the cationic dyeable polypropylene fibers which were produced by the blending spinning method were studied by making use of X-ra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s that the larger the crystallite size in the fibers is , the better the dycable properties of the fibers are and there is a littl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dyeable agent and polypropylene resin. And the dye-uptake of the fibers may be up to 90% because the dyeable agent can uniformly be scattered in polypropylene.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个可检测交变力场的扫描探针系统,针尖受到与样品间的交变电场力或磁场力的作用而振动,针尖振动由一超外差激光干涉仪检测。从而确定作用力的大小,该文分析了系统的灵敏度,测量了针尖与样品间的交变电场力随两者间距的变化曲线,对周期性分布的电场进行了一维扫描检测,并进行了金属薄膜厚度的测量。该文还利用磁性探针进行了交变磁场力的检测,系统的电磁力检测灵敏度为10^-11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