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减负!社会的热点,学校的焦点,学生的冰点,成为一个常新不衰的老话题。对此,一位坦诚的校长语出惊人:“减负至今还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在许多人的理念中,“减负”往往会影响应试,而学生以应试跳“龙门”,家长以应试行“龙凤”,学校以应试成“名校”……于是,有了打油诗“减负喊得轰轰烈烈,学生负担扎扎实实。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有个幕僚叫李鸿裔,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深得曾国藩的喜爱,把他当待心腹、儿子来看。曾国藩的秘室,只有李鸿裔随便出入。当时曾国藩的幕僚中也有一些所谓的"三圣七贤",都是理学大师,曾国藩仰慕他们的名声,把他们召进来,但是只安排他们的衣食住行,却不让他们担任具体的职务。有一天,曾国藩与李鸿裔在秘室内谈话,正好来了客人,于是,曾国藩便出去接待客人。李鸿裔一个在秘室闲来无事,便翻看桌上的文稿,看到一  相似文献   
3.
对于大师,我不知道标准是什么,只要有人封号我就认为是大师了,好像选举,有一群人提名就得了。仔细回味,发现做大师难,难得有人称之为大师,难得成为了大师还要代表一大群人说话。更难的是,被称为大师之后,还当众被发一  相似文献   
4.
"事故预防靠把关,巡检不能怕麻烦。下班之前看一遍,回家睡觉心里安。""有毒易燃话化工,操作务必按规程。温度压力等数据,控制安全二字中。""每当事故找原因,大多涉及责任心。干部职工都尽责,确保工厂永安宁。"在第十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来临前,谢建奎  相似文献   
5.
"十七言诗"是宋代以来中国文化史上出现的一种兼有讽刺性与诙谐性色彩的诗歌形式。明清以降,在文人笔记与口头传统中,"十七言诗"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滑稽故事中得以呈现。"十七言诗"与"滑稽故事"之间形成了不同形式的"类型间性"。作为一种诙谐的诗歌形式,"十七言诗"区别于"打油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