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勇 《科技信息》2009,(13):209-20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苏轼对古代英雄的向往。词中那洒脱的情怀、自由的音律,豪壮的情调、奔放的感情,严整的章法、独特的技巧,给人一种气势、一种力量、一种鼓舞、一种“奔放美”。  相似文献   
2.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对于文坛上的苏轼(1037~1101)理应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年他身居贬官,在湖北黄州团练副使的任上,漫游黄州赤壁,写下数篇传诵千古的赤壁文字,其中有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似文献   
3.
《尚书》中揭示的“殷鉴”观念为咏史怀古的文学提供了生成的文化土壤,封建统治者施于民众言说权利方面的苛政则是咏史怀古的文学生成的现实依据,而陵谷迁变之初的言语禁忌更是直接催生了遗民们那以咏史怀古的方式来抒怀的文学表达策略。在异族治下的宋遗民词人,承袭并发展了前人咏史怀古的文学表达方式,常常以陈述历史的方式来隐喻现实,借咏歌前人的方式来表述自我,且他们的这种言说方式带有明显的“遗民性”。  相似文献   
4.
北宋怀古咏史词的创作主体主要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但根据其内部的不同渊源传承及体制特征等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题材选择、范式、形式、语言及风格等方面的歧异,北宋怀古咏史词又可划归三大系统:单纯合乐演唱的词之系统、配合其他文艺形式表演的词之系统以及禅宗颂古系统。这三大系统共同构筑了北宋怀古咏史词的完整性,并体现出北宋时期词与其他文艺形式的融合和互动,以及北宋词的雅化历程。  相似文献   
5.
咏史怀古类散曲是卢挚最具个性特征、也最有价值的散曲作品.与元代其他作家不同,在卢挚留存下来的咏史怀古散曲中.很少描绘官场的肮脏,揭露官场的险恶;更多地表现了他对朝代兴废盛衰的冷静反思,和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的虚无与无常的感悟.同时,他的情志也通过咏史怀古散曲含蓄体现.流露出浓重的向往隐逸、乐山乐水的情趣.以曲写心,以心鉴史,是卢挚咏史怀古散曲表情言志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长河中,怀古作品绵延数千年,其源头可溯至《诗经》,“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酉工)”(王安石《金陵怀古》),中国历史上多令人感慨悲歌之事,悲叹兴亡的怀古诗词也在中国文人笔下不断地涌现,。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李商隐《无题》“万里风波”),怀古与思乡一起堪称中国文学的两大传统主题,也形成了迥异于西方的一个特殊文化现象,漫涵深厚文化意蕴的怀古诗词在中国的兴盛绝非偶然,可说正是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条件促成了它的成长与繁荣。  相似文献   
7.
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主题理解成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 ,不符合苏轼的人生哲学和一贯的处世态度 ,也不符合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思想实际和该词的真正主题。该词表现的是苏轼对历史人生的哲理思考 ,对仕途功名的淡泊和扬弃 ,对变幻莫测的人生所持的通脱旷达、淡泊无为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田妍 《科技信息》2011,(23):I0288-I0288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也是大陆熟知并喜爱的作家,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但是,我始终认为,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乡愁是余光中创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或者说,乡愁是他的诗魂和文心,是他的心结。  相似文献   
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苏轼对古代英雄的向往。词中那洒脱的情怀、自由的音律,豪壮的情调、奔放的感情,严整的章法、独特的技巧,给人一种气势、一种力量、一种鼓舞、一种"奔放美"。  相似文献   
10.
王维新是清代广西文学大家,诗、赋、文、词、曲、乐律、志书均有专集行世,可惜迄今未见有对其遗著的整理与研究.本文介绍王维新的一篇赋作《登经略台怀古赋》,该篇采用记实写真的笔法铺写了“天南杰构”容县经略台及其属地容州自唐迄清盛衰兴替的历史,追述了历任容管经略使的治绩,描绘了古台四周景物,表现了特定的历史景观和社会风情,抒发了作者健康向上的思想情志.以八桂大地的自然胜景、人文景观作为铺采搞文的对象,是王维新对赋这种古老而又悠久的文学体式题材内容上的一个贡献——这便是《登经略台怀古赋》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