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替天行道"在<水浒传>中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体现.<水浒传>作者对"天"的理解应宗于墨家的"天罚"和"非命"思想,而"道"则是对理想世界的重新建构,这是墨侠思想在民间的流落和渗透.<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思想,不自觉地体现了巴赫金所说的"狂欢"世界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2.
杨静 《科学大观园》2011,(22):59-60
莱州城下的大明,假意为孔有德招降,却对城上喊出了永垂史册的四个字:"向我开炮!"儒家文明的传人从不通过侵略战争的实惠来诱发战士的贪欲,但每当尽忠死节的时刻到来,儒家的精忠思想和武士的刚烈气度融合在一起,进发出人类心灵深处的最强力量。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的混乱与吏治败坏是造成中国传统社会失范的两大因素。古典小说《水浒传》艺术地呈现了北宋末年社会存在的失范状况,同时,它又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所提供的小康社会的信息,在梁山上建立起一个乌托邦性质的小社会。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忠义"道德观念的局限性,好汉们进行的秩序重建是不完善的,它从根源上无法解决导致社会失范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发愤”说和“忠义”说是李贽《水浒传》批评思想的集中体现。前强调小说应是“发愤之作”,“不愤则不作”,即现代所说的创作激情;后是对小说主的概括,肯定了梁山起义的正义性。李贽的《水浒传》批评思想及其艺术分析在当时的“小说界”影响很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长生殿》、《桃花扇》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优人形象,这对前代的传奇、戏剧是一个突破,本文正是通过分析这些具有高尚的人格情操的“优人”形象。来透视作者这一创新意图。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及主要英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展示了封建社会后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挖掘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揭示了农民起义的必然性和正义性,塑造和歌颂了反抗封建压迫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写出了梁山起义的悲惨结局,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及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尤其是“乱自上作”、“奸逼民反”的道理,总结了封建社会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谱写了一曲“忠义”的悲歌。《水浒传》堪称为一部悲壮的农民起义的史诗。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忠义"二字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涵。《三国演义》中流芳百世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弘扬的正是这种精神,而2007年的跨年贺岁片《投名状》同样讲述了一个"三人结义"的故事,却折射出"忠义观"的脆弱性与虚伪性。类似的国产大片在对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进行反思或批判的同时,一味地暴露人性的阴暗面,并未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或思路,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做出贡献,这样的类似作品对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是没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思想内蕴丰富复杂,但从其语体、成书、人物构成、书名之义及基本情节走向看,其核心只在于坚定不移的民间立场,始终不渝的忠义情怀,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的合一,乃儒家人格理想在平民百姓中的文学实现。  相似文献   
9.
郑晋桐 《科学之友》2004,(12):38-40
成吉思汗的第34代嫡孙、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奇忠义先生近日纰漏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揭开了成吉思汗陵神秘面纱的一角。  相似文献   
10.
关羽崇拜现象形成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羽崇拜是中国封建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化现象。从魏晋到明清的几百年内,关羽就完成了从勇将到人鬼直至神灵的转变。关公形象是不同时代人们的艺术创造,关羽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他已成为忠义和勇武的化身,直到今天仍然是人们崇拜的主要神明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