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3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文欢 《河南科学》2015,(3):440-446
疏松砂岩油藏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孔道的出现,这严重影响了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制约了采出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大孔道识别及有效封堵成为该类油藏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研究分析,确定了影响大孔道从形成到发展的7种主要静态因素,以及标志大孔道形成的6种主要动态因素.将层次分析法及灰色关联法相结合,分别计算静态及动态因素的权重,建立了全新的大孔道定性识别模型.示踪剂监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桥梁孔道灌浆施工质量对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影响重大,预应力孔道压浆应重视事前和事中控制,并应检测压浆密实度情况。本文以某高速公路3×40 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为工程背景,对施工过程中T梁压浆密实度进行了抽检。检测结果表明,各管道预应力孔道注浆均基本密实,预应力管道压浆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高硫煤的赋存特点,提出采用微细介质重介旋流器及细泥选择性絮凝组合工艺实现细粒煤的深度脱硫,无机硫脱除率可大幅度提高,分选下限明显降低,是实现煤炭深度脱硫降灰产业化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再生丝素固体的微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蚕丝丝素水溶液经不同方式干燥后,所得到的再生丝素固体的微细结构,以及存放过程中丝素的结构变化,指出经30℃热风干燥或经高于-20℃冷冻干燥后,所得到的丝素固体的结构是无定形和Silk I共存,在室内温度湿度环境中存放后,部分无定形结构转化为Silk I;蚕丝丝素水溶液经-80--20℃冷冻干燥后,所得到的丝素膜的结构主要是无定形,含少量Silk II,存放过程中部分无定形结构转化为SilkI;室温放所自然形成的丝素凝胶中,丝素的结构是无定形和Silk Ⅱ共存;丝素水溶液表面膜中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较高,表面膜的结构主要是Silk I和Tilk Ⅱ结晶度高。  相似文献   
5.
崔铮 《科学》1995,47(3):26-31
  相似文献   
6.
采用断裂力学中的四点弯曲试验法 ,对 Zr O_2 陶瓷材料分别在大气、水环境中的静疲劳和循环疲劳破坏特性进行研究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对试验片断裂面的微细组织进行观察 ,分析并阐明了造成材料疲劳断裂的机理 .结果表明 ,相同应力条件下 ,材料在水环境中的疲劳寿命比大气环境中低以及循环疲劳对材料的疲劳寿命起到劣化作用 ,该劣化作用可以认为是由于循环应力使得微裂纹增加和扩展造成的 .  相似文献   
7.
采用激光微区40Ar/39Ar定年技术, 对粤中长坑微细浸染型金矿主成矿期热液蚀变黏土矿物进行了测定, 得出该矿金的主成矿年龄为109.9±1.4 ~ 110.1±1.3 Ma, 较银的主成矿年龄早30~50 Ma.金和银的成矿均与该区隐伏花岗岩体无关, 而可能都是沉积盆地演化的产物.研究表明激光微区40Ar/39Ar定年方法十分适用于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时代的厘定.  相似文献   
8.
微细尺度传热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细尺度传热学致力于研究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微细情况下的传热学规律,现已成为传热学中的新兴分支.本就微细尺度传热学的产生、主要研究对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喷流沉积成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家军 《科学通报》1997,42(19):2126-2127
近20年来,在我国贵州西南地区陆续发现了一系列产于沉积岩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从而引起了国际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潜在远景的金矿产地之一,鉴于这些金矿床受层位和岩性控制十分明显,以至迄今对其所表现出来的层控性质为众所公认.又鉴于金的矿化主要以微细浸染状产出,因而一些研究者将其与卡林型金矿床相类比.目前对此类矿床成因的倾向性看法是,在同生沉积初步富集金的基础上经后期改造再富集成矿,强调后生热液改造占主导地位.然而,作者对黔西南十余个金矿床研究后发现,矿床中不乏海底喷流同生沉积特征,尤其是戈塘、板其和岩上等金矿床中存在典型含矿层状硅质岩,为评价海底喷流沉积作用及其对金矿床形成的控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证据. 确认海底喷流产物的主要证据有:(1)在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矿床所在区域──右江盆地中存在多组穿壳的同生断裂,这为热液活动提供了通道.沿同生断裂的扩张活动,导致盆地中发育了一系列的隆起和洼地.(2)矿  相似文献   
10.
对菠萝(凤梨)叶纤维的化学成分、物理机械性能以及微细结构等作了测试分析,并与类似的亚麻、黄麻纤维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菠萝叶纤维具有一定的可纺性能,经过适当处理,完全可以进行纺纱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