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科技》2008,(4):4-5
“企业如果承担社会责任,势必要影响自身的经营。”“责任是企业的负担。”类似的观念是造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难以履行、企业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05,(10):4-5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院士徐匡迪认为,要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制定节约和环境友好指标,开征购买奢侈品的高消费税,各级领导带头,提倡合理适度消费,加强节约意识的宣传教育和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3.
2009上海科普大讲坛——对应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今年在五月初就已进入气象意义的夏天,这一现象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现在类似于这样提早进入夏天的异常气候现象越来越多。中国工程院徐匡迪院士通过大量科学的数据及实例告诉我们,我们有责任来解决地球共同家园变热的问题,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4.
近日,上海市委举行常委学习会,听取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专题辅导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5.
《安庆科技》2005,(1):26-26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等大工程的实施,直接带动了我国工程科技的进步。未来的工程科技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近日出版的《2004科技中国》一书中给出了回答:未来的工程科技应该走绿色制造道路,工程科技的发展要从20世纪单纯追求规模、效益的模式转向“4R”方向,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  相似文献   
6.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两院院士热议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领军人物需要开放式培养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认为,要对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领军人物进行开放式培养.“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于我国的形势下,不采用开放式培养,难以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开放式培养是加快造就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领军人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科技界受到社会上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思想的不良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科学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院士群体的科学道德也面临更高的社会期望。"6月23日下午召开的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工作报告中,  相似文献   
8.
人物     
《科技潮》2008,(7)
徐匡迪:获英国皇家工程院国际奖章应英国皇家工程院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日前对英国进行了访问,并接受英国皇家工程院授予的国际奖章。英国皇家工程院的国际奖章是为表彰欧盟外国家的个人在工程、学术及商业领导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设立的奖项,不定期颁发。  相似文献   
9.
《上海信息化》2000,(1):48-48
上海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徐匡迪市长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印发了《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解释14条,其中有7条是和信息化有关的,现摘登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5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工程与工程哲学研讨会”在中国工程院多功能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教育部部长周济院士等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彦英代表理事长朱训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国内工程界、教育界和哲学界的数十位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围绕“工程与工程哲学”、“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工程哲学与新型工程师培养”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讨。其中,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汪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