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上海从1999年开始建设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2001年又启动了企业联合征信系统的建设。这两个项目的建设将使上海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2.
我国征信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快在我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治“本”之策,作为社会信用体系主体的征信业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决定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成败。分析了我国征信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加快征信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用权含义的诠释——从比较法和历史演进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权是信用主体通过交易活动和职业活动而从社会获得公正评价并以此取得相关利益的权利。这种以履行义务“经济能力”为基础的“可信任性”权利在古罗马就已经有了萌芽。自罗马法后,该权利不仅得到了以德国为首的部分大陆法系国家立法支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获得了现实英关社会认可。在现代市场经济法制下,信用权应该函摄职业声誉在内。  相似文献   
4.
鲁玉祥 《安徽科技》2014,(10):55-56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从业务模式看,互联网金融可分为第三方支付、财富管理(如货币市场基金,以下简称MMF)、众筹(Crowd Founding)、P2P网络借贷(Peer to Peer lending)、虚拟货币(Virtual Currency)等类型。按资金流向来看,互联网金融可分为融资型(如众筹、P2P网络借贷)、投资型(如MMF)、资金支付(各类第三方、移动支付)和其他(如比特币)等。国际上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均兴起于美国。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个银行建立起自己的征信系统,本文介绍了数据抽取的基本过程,设计了一套基于数据抽取的征信系统的架构,并结合数据抽取的主要技术介绍了它在征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企业诚信经营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全国性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议、实施方案以及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增益及归因理论,结合矩阵表示方法,建立了征信数据的关联规则挖掘模型,以解决征信数据关联规则挖掘模型的变量权重确定及变量取值的影响度问题.该模型提高了其决策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决策效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我国征信体系的法律建设尚属起步阶段,当前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社会各界对信用征信的法律监管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需要通过法律规制,引导其公平竞争、合法经营。信用征信呼唤法律监管,法律监管确保信用征信的健康运行。两者相互支持,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冯香婷 《科技信息》2008,(4):146-146
由于接受助学贷款的部分大学生信用意识薄弱,毕业后经济状况不好,联系存在困难,或者还款环境存在问题等原因,当前大学生拖延还贷,或者贷款不还的现象并不少见。为此,应当加强诚信教育,改善还款环境,建立奖励机制,开展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引入保险助学贷款信用险,以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7):118-122
大数据征信使个人隐私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侵扰和威胁。大数据征信的隐私风险主要表现为隐私主体非自主、保护边界非清晰、信用记录非遗忘、匿名的非安全、侵害救济的非明晰性等新特征。隐私的立法政策的制定受制于技术进步、公共利益、隐私认知、国家竞争等多个层面约束,应寻求创新与规制之间的平衡。隐私风险的防范亟待强化隐私泄露的技术控制、完备隐私法律体系与法治监管、形成用户自觉与企业自律的社会规则、并制定大数据征信标准及适度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