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5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234篇
系统科学   208篇
丛书文集   337篇
教育与普及   1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35篇
综合类   827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541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柔性机械臂、大型可展开天线等机械结构的动作精度受运动过程中大变形几何非线性和连接处接触非线性的影响十分显著。以含螺栓连接结构的大变形梁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动力学建模和振动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实验发现的非线性振动特性。搭建了含螺栓连接柔性大变形梁的实验台架,开展了敲击和正弦激振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螺栓连接的柔性梁较连续梁的(无螺栓连接)模态频率降低,阻尼增加,反映出随着激励能量增大,模态频率降低的非线性模态特征。改变螺栓连接位置会显著影响结构的模态频率,其变化规律可由求解线性矩阵特征值定性反映。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陡横坡段桩柱式桥梁双桩基础承载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有限杆单元计算分析方法.分析了高陡横坡段桩柱式桥梁双桩基础承载机理及受力特性,建立了双桩基础计算分析模型.其次,根据前、后桩与边坡相对位置关系,给出了后桩所受剩余下滑力与前桩所受土压力的比例关系.在传统有限杆单元分析方法基础上,结合陡坡桩受力特征,导得了考虑桩土共同作用与"P-Δ"效应的单元刚度矩阵修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适用于高陡横坡段桩柱式桥梁双桩基础的有限杆单元分析MATLAB计算程序.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本文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给出了适用于陡坡段桥梁桩基的设计流程图.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理论计算值与模型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本文计算方法正确可行,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发展新高峰,特别是微机综合自动化技术更是在我国电力行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首先对微机监控装置进行简要分析,而后阐述微机监控保护装置在水电站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探讨微机监控保护装置在水电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描述数控机床运动构件的故障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本文从元动作单元出发,建立了一个关于元动作单元的故障概率模型.首先,根据元动作单元故障发生的原因将故障分成两类,随机故障和老化故障.然后,根据这两种故障类型故障数据的不同特点,选用两个不同的概率分布函数分别进行描述,随机故障用泊松分布进行描述,老化故障用威布尔分布进行描述.接着,给出这两种故障概率模型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和估计方法.更进一步,工作负载和工作环境会分别对元动作单元的老化故障和随机故障的故障率造成影响.为比较这两者对故障率影响的大小,提出了工作负载参数R l和工作环境参数R e,并给出这两个参数的估计方法.最后,根据收集到的运动构件的故障数据作出频率直方图,同时,对故障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得到概率密度函数,并将这两者画在同一幅图上,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表明提出的元动作单元故障概率模型适合于描述运动构件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5.
质量检测是道路桥梁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旨在确保道路桥梁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道路桥梁检测逐步应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有效提升了质量检测效果。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检测中,在检测时不会改变固有的道路桥梁构造,并且可以实现检测目的。因此,本文分析了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道路桥梁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和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带钢局部高点卷取起筋的控制方法,利用三维弹塑性变形基本理论,并引入带钢塑性流动因子,建立了弹塑性卷取应力和起筋量模型.基于应力函数假设、S. Timoshenko最小功原理和伽辽金虚位移法建立了起筋带钢的应力场分布和可用于在线计算的起筋临界卷取张力设定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局部高点在径向累积叠加所引起的带钢张力不均匀分布和轴向压应力是导致带钢起筋的主要原因;起筋量随局部高点高度、卷径和卷取张力增加而增大,薄带钢比厚带钢起筋量增幅明显;临界卷取张力随卷径、带钢厚度和局部高点高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张圣建 《河南科技》2006,(12):38-39
1.武汉市武家山地处软基.京球高速公路跨越时大量采用30m后张预应力砼T型梁,在台座上浇注、张扭,然后用架桥机简支安装,每跨6片.每5-6跨通过桥面简单连续。我标段全长19.3km.主要是桥梁,共计30mt型梁2076片(双幅173孔),这些梁板在安装时,无一不发生了T梁上拱度偏大、T梁顶面超高,从而出现桥面铺装层厚度不足,危及桥面系工程质量的情况,形成了本项目预应力梁式桥上部结构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的思想、模型和应用步骤,总结了近20多年来DEA方法的发展、主要应用领域——DEA方法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波纹纤维混凝土的动力耗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曲线纤维的几何特点和受力性能 ,推导了波纹纤维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在本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动力耗散研究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结合梁剪力连接件在复杂受力情况下的非线性分析模式与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剪拔试验模型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广州内环中山一路结合梁剪力连接件的受力行为,为设计单位提供了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