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张金凤 《科技信息》2007,(11):134-134,167
作为一种交际方式,会话隐含意义表现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不能仅通过字面来理解,双方共知的言语信息、文化背景都会影响会话的隐含意义。从理论角度研究会话隐含意义将有助于促进沟通,提高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苏轼改进了词的叙事文体特征,主要采用"直言无隐"与"弦外之音"两种方式叙事.线型结构与横断型结构是苏词叙事的外在形态,使词体叙事趋于完善.题序加议论再助以用典与隐喻使其词的叙事呈现出两种方式的有机融合,为词的创作提供了有益启示,也使他的词表现出鲜明的叙事风貌.  相似文献   
3.
艺术空白美是文学本文通过读者的阅读实践获得的整体的韵外之致、文外之旨,是审美对象所系的审美情感所在的最高审美境界,它是文学中美的无极之味,是审美的浑融境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与英语中的含蓄否定、话语合作原则以及文化默契有关的弦外之音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选取《围城》人物对话为研究语料,结合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EC.Tolman)提出的“S-O-R”模式(stimulus—organism—responsemodel),从社会心理语言学视角,分析言语交际中的应激源——敌意弦外之音和言语反应之间交际者心理防御机制的中介调节作用。敌意弦外之音的言语表现形式、心理防御机制的激活、应对前的有意识努力以及通过合理化或否认等方式进行心理防御所呈现出的特征,有效揭示出交际者外显的言语表现背后内隐的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