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分析了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的代表作《爹爹》中的“渎父”、“弑父”情结,并阐释了诗人这种情结背后的成因,即在父权制社会挣扎求存的生存状态、对早亡的父亲的恨爱交织的情绪、对丈夫背叛自己的恨意,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作家迟子建的新作《晚安玫瑰》具有明显的弑父主题倾向性。但这种弑父并不是根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而是源于厄勒克特拉情结。由于父亲在生命中的缺席和对父亲的依恋,构成了小说中三个女主人公寻找父亲的情节与意象,具有明显的精神分析意义。迟子建通过弑父主题的表达,探讨了人类自我救赎的问题,即通过爱情、宗教和审美三种升华的方式获得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是“弑父”的典型。本文以作品为依据论证了费多尔与德米特里虽有血缘联系但骨子里却充满仇恨的父子关系,进而说明德米特里的“弑父”不是一般意义的“弑父”。此外,本文又对德米特里的弑父过程作了必要的细致的回顾,旨在说明德米特里仅有弑父的动机而无结果。虽然如此,德米特里对自己的“弑父”动机作了严厉的自我惩罚(接受二十年流放的判处)。所以,本文认为:德米特里既有追随恶的一面,又有趋向善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在她的小说中,作家主要通过“精神弑父”和“女性关怀”来凸现她的女性意识,但是,张爱玲在其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是狭隘的,她的“精神弑父”是片面的,并且她的“女性关怀”是非终极的,因此,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伤中,作家的女性意识呈现出了其内在匮乏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在她的小说中,作家主要通过“精神(杀式)父”和“女性关怀”来凸现她的女性意识。但是,张爱玲在其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是狭隘的,她的“精神(杀式)父”是片面的,并且她的“女性关怀”是非终极的,因此,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作家的女性意识呈现出了其内在匮乏的形态。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并评价《狼图腾》小说的自身价值,试图从比较文学民俗学的角度揭示《狼图腾》中处处显现的伊底帕斯情结和草原民族敬畏和崇拜狼图腾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