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性沥青是基质沥青和一种或者几种的改性剂通过工艺加工而形成的混合物,这种材料现在公路修建的时候运用非常广泛,改性沥青和普通沥青相比,有其特殊性和相同之处。本文主要研究了改性沥青路面材料选择以及控制其施工质量的措施,希望能够更好的提高公路的质量,确保能够达到其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2.
改性沥青SMA沥青马蹄脂路面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型沥青混合料路面,是新建沥青面或高速公路表面罩面首选的发展方向。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路面的 使用性能。本文中讨论了改性沥青SMA沥青马蹄脂路面施工的一般处治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沥青针入度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针入度指数P1的历史,探讨了P1的应用基础和适用范围,P1应用基础是沥青的针入度的对数与相应的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这一假设,中国的规范中P1是根据一个不同温度下的针入度回归出来的,不同于欧洲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与分析发现,如果根据中国的规范方法计算P1,P1受是否预冷、温度及温度个数等因素的影响,针入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变化会引起P1更大的波动,回归时很高的相关系数并不能说明由试验数据回归的P1是可信的,由于改性沥青的针入度的对数与相应的温度之间不再是线性关系,P1用于评价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谭继泉 《广东科技》2006,(3):225-226
实践说明,由于改性沥青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能显著延长路面寿命、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随着改性沥青研究的深入,改性沥青的应用推广必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SBS改性沥青的两种典型亚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粘度剂、显微镜等方法,测定了不同SBS改性沥青的系列粘度数据和显微照片,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和照片,研究了改性沥青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相同SBS剂量下的改性沥青具有不同的亚微观结构,其中有两种差别较大的典型结构。结果表明,改性沥青亚微观结构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宏观性质,具体表现在延度、稳定性、粘度等指标上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物理和化学改性沥青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及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车辙和APA(沥青路面分析)车辙试验,对比分析了2种类型改性沥青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产生的不同影响.由车辙试验结果可知:化学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为物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1.5倍以上,表明化学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好于物理改性沥青混合料,而美国SHRP的APA车辙试验结果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8.
废轮胎热解炭对铬离子溶液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过酸碱处理后热解产品炭在含铬溶液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经过酸碱处理后的热解产品炭对铬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实验范围内,其静态等温线基本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将热解炭进行酸碱处理后用于含铬废水处理中,将是一种“以废治废”、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天然淀粉为原料制备速溶胶粉的方法。将该胶粉调配成胶液后,可作为建筑和纸箱等行业的粘合剂。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改性沥青及其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近些年来研究、应用较多的几种改性沥青,以及影响改性沥青性能的一些基本因素,并对评价改性沥青的一些新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