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几个世纪以来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光的波粒二象性是两种学说相互妥协的结果。在解释一些现象如干涉和衍射时,人们就用波动说去解释,而对另一些现象如光电效应就用微粒学说去说明。这种既是微粒又是波的存在,从观念上确实叫人们不容易接受,其原因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很好地把波动和微粒统一在一个模式下。本文正是从这样一种出发点来探讨光的本性。  相似文献   
2.
本书是作者于2001年到2004年3年中在英国帝国大学讲授量子光学课的讲义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一部教材,读者对象是大学物理系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该书对现代量子光学的基本概念给出了全面的和最新的阐述。它从经典的光学介绍开始,到光的量子描述结束,强调了干涉现象做为理解光学各种现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喷涂时喷盘的转速、间距、喷盘与带钢之间的距离及喷盘数量对粒度分布和雾化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喷盘转速越高,雾化出的液滴速度越快,液滴直径越小,雾化效果越好,选取喷盘转速为6000r/min;喷盘与带钢之间的距离为100mm时,带钢宽度范围内液滴粒度分布效果最佳;喷盘之间的间距变化时,液滴干涉区域和液滴之间的碰撞随之变化,间距80mm效果最佳.采用获得的参数制得的无铬钝化产品优于原钝化产品,表明了参数选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A:首先要明确的是,自然界存在的波都不是简单的直线传播的一列波,包括光波、声波、无线电波在内的波都是以同心球的方式,由波源处向外传播,每种波都可能发生干涉现象。当两列频率和振动方向相同、有固定位相差的波相遇时就会发生波的干涉现象,在空间一些点上干涉增强,而有些点上则干涉减弱。比如有两列强度相同的波,当一列波的波峰和另一列波的波谷在某点相遇时,就会发生干涉相消现象,波的强度变为零。波一般都是弥散在空间的,有干涉相消的地方,就必然有干涉增强的地方,比如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波的强度(振幅)就会增长为原来的2倍。在有些地方因干涉相消,  相似文献   
5.
从教学研究角度对双棱镜干涉实验的原理、实验数据处理及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音叉声波干涉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在证实了文[2]的实验研究结果的同时,修正了该文理论分析方面的若干错误。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理基础知识证明了波源间距在干涉现象中的作用,讨论了出现振动减弱区时,波源间距应大于波长的三分之一,而要出现振动最弱区,则波源间距应大于波长的二分之一。并据此说明了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声波干涉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薄膜干涉为例,从理论上对分振幅薄膜干涉条纹的定域和形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选用迈克耳逊干涉仪对此干涉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观测。实践证明: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获得了准确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尤德红 《科技信息》2009,(20):I0070-I0071
牛顿环实验是研究等厚干涉现象,在测量和光学加工技术上有重要应用。实验教学中可以考虑扩展到如检验光学元件的球面度和材料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精确测量微小长度和厚度,测量液体折射率以及演示光的偏振性的研究。同时,在半导体技术中可测量硅片上氧化层的厚度等。实验推广到上述几方面,既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基本理论,又扩大了牛顿环的教学与技术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