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文学和文学翻译的定义以及文学翻译在晚清时期兴起情况的考察,并借用布迪厄的场域概念,论证文学翻译场在晚清已形成较为自治的场域.同时,也对文学翻译场的等级结构进行了简要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布迪厄的人类学研究及其成就,是当时法国社会与政治条件作用下的结果,更是他的人生阅历及学术旨趣的直接产物。他的人类学成果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其学术思想的灵感来源和认识论反思的基础,而且促成了他“从规则到策略”的转变。可以说,人类学研究是布迪厄一生学术思想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推动阅读是阅读推广的宗旨,对阅读推广活动影响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研究成果关注集中在活动的内容,忽略了图书馆自身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读者个人因素所造成的活动感受差异,这些因素对于阅读推广影响尤为重要。文章利用社会实践理论、TAM、TPB模型理论,结合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探讨高校图书馆文化资本、读者阅读资本相关变量因素,提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影响因素,为高校阅读推广影响机制的形成及作用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
"语言交换的经济"理论是布迪厄社会语言学的核心思想。语言是一种可供交换的经济资本;语言交换有一定的市场与调节规则;语言交换是言说者运用策略与技巧的言语行为;语言关系总是符号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habitus是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运用布迪厄理论对翻译社会维度探讨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对该词的理解和翻译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文章考察了该词在西方文化中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同时参考了维基百科和专业人士的解释,比较了该词不同的译法;在此基础上,强调了术语使用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尤其是在翻译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哲学资本"——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工具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迪厄是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更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学界并没有把他作为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来对待,因此,我国学者对布迪厄的哲学思想了解的不多。布迪厄依靠自己拥有的哲学资本①(哲学博士和哲学教师资格文凭),创造性地运用系统论、普遍联系和认识论等哲学思想,使其社会理论凸现出建构的结构主义或结构的建构主义、关系主义和反思性的哲学特征,布迪厄在创立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哲学资本起到了工具箱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habitus〖JP2〗是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运用布迪厄理论对翻译社会维度探讨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对该词的理解和翻译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文章考察了该词在西方文化中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同时参考了维基百科和专业人士的解释,比较了该词不同的译法;在此基础上,强调了术语使用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尤其是在翻译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布迪厄从关系主义的角度出发,试图在打破长期的二元对立中走向一种综合,继而能够完整地、科学地揭示社会的结构及转化的机制。场域、惯习既是他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也是他从关系论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二者的建构、生成关系来揭示社会生活的实质和实践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概念出现以来,作为理论工具已经在多方面得到应用研究。在社会资本对教育的影响上,一般存在两个研究理路:科尔曼式的社会资本理论和布迪厄式理论。这种认识的不同在实证研究上取得的成果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对这两种不同理路指导下的社会资本对教育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以期扩展对社会资本的理解,同时为教育改革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以及疫情叠加影响客观上增加了求职压力,基于此,部分学子产生了就业资源准备的功利化现象,从而导致课堂学习呈现功利化趋向,主要有两方面体现:一是逐步下降的大学生课堂出勤率,学生根据知识是否有用选择出席或缺席;二是师生缺乏互动交流,大学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突出。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分析高校课堂功利化趋向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高校场域的行动者以获取物质或象征收益最大化作为行动指南,忽视了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理性大学时代向学术资本大学时代过渡的过程中,产生了以利益为主导的惯习,形成了课堂功利化的氛围。应对高校场域中的课堂功利化现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呼唤大学理性的回归,重视文化能力的培养,以及形塑新惯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