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8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赫金把视野分为人物的内视野和外视野。内视野中的人物形象与外视野中的人物形象在空间、时间和思想含义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比后者更具丰富性和发展性。西方剧作家有利用外视野来塑造人物时,比较重视正面人物的内视野,把他们的性格描绘得比较丰富,而反面人物的内视野较为有限。但也有些戏剧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双方的内视野。  相似文献   
2.
研究巴赫金狂欢理论与陈白尘喜剧的内在关系,探究陈白尘喜剧蕴含的狂欢化的诸多因素,提出陈白尘喜剧的狂欢化色彩是审美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政治语境中,对中外狂欢体民间文学与文人喜剧创作的狂欢性的继承与创新,它蕴涵着鲜明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3.
“复调”原是音乐学术语,20世纪早期由巴赫金引入文艺理论领域,此后经由米兰·昆德拉的拓展与实践,发展出“现代复调理论”。相较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现代复调理论影响下的小说创作使复调更加形式化,而正是这种趋于形式化,流于文本层面的复调在昆德拉作品中更具有深层次的反讽意味。  相似文献   
4.
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讲述了1958年和1976年发生的四段相互独立又有着丰富关联性的故事,影片本身碎片化的镜头和复杂多向化的寓意为观众理解电影造成了多重障碍。联系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故事本身,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可作为解读电影的角度之一。电影通过错置甚至倒置颠覆共识的社会秩序,在私人的社会史和社会的私人史的交错演绎之中,展示人性在历史中的扭曲和通过狂欢形式达到的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5.
巴赫金从研究"狂炊"及"怪诞"等文化现象中揭示躯体的政治和伦理属性,且从躯体内部分出联系价值与秩序的"上"与"下"、"官方"与"民间"等文化层级.大无畏的"以下犯上"的躯体行为和与此相呼应的民间语言,自由而欢乐,象征性的戏谑、颠覆了充满禁忌、恐怖、压抑的官方世界.这种躯体理论,我们可以而且应该落实到我们的文学解释中来.以从极具广场性和民间性的勾栏瓦肆诞生的<西游记>中下半身躯体占行为例,我们清楚的看出躯体各部位的价值等级以及明中后期资本萌芽状态下的市民社会的反抗意识.作为方法的躯体理论将在文化和文学研究实践带给我们新生机和信心.  相似文献   
6.
"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阐释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哲学、诗学、政治学、语言学意义,并联系巴赫金所处的历史背景、个性命运,从宏观上去把握其艺术的深刻思考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重点分析了巴赫金《论行为哲学》与《陀思妥也夫斯基诗学问题》两部著作中的主要思想,通过与布伯、海德格等人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对比分析,力图揭示出蕴含在早期巴赫金诗学思想中的存在主义因素。从思想根源上对巴赫金诗学进行了条分缕析,并指出这对形成其诗学思想的影响极为重要,也是今人理解其诗学思想的一个线索。  相似文献   
8.
巴赫金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首先在方法论上认为形式主义脱离了人类文化总体研究文学,势必削弱文学在人类文化总体中的地位;其次巴赫金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玄奥的语言、材料和手法、陌生化等都具有虚无主义的倾向;最后,巴赫金通过对形式主义的批判表达了自己的内容—形式观,他创新性地赋予形式动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重要的南方作家之一,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1947)一发表就立即震惊美国文坛。双性同体的性格是她笔下人物的一个最突出的共同点。双性同体观的概念早有提出,但是鲜有人注意到其变化,而分析麦卡勒斯的作品就不能不关注她独特的双性同体观中杂合、流动的特点。而运用巴赫金的相关理论,从怪诞视角切入文本,解构传统双性同体理论,并用新的怪诞视角透视小说中"双性同体"形象所承载的作家的双性同体性别观念将有助于探寻作者双性同体观的流动性和杂合性,以期了解作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迟锐 《科技信息》2009,(23):387-387,295
本文从狂欢化理论角度切入,对《快乐女声》的节目形态进行初浅的分析,认为《快乐女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巴赫金研究中的狂欢化的精神,但在本质上它只是吸引大规模受众参与互动的商业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