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和巫山县作为研究区,选取1986—2015年4期遥感、土地利用等数据,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及土地利用转移信息图谱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从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4方面构建遥感生态指数,反映研究区生态效应时空演变,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生态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就土地利用而言,在空间上,耕地和建设用地多分布于低海拔平坝河谷区,林、灌、草地多分布于高海拔中低山区,交通建设用地多分布于各类用地之间起连通的作用;在土地利用强度和转换方式上,以林、灌、草地和耕地变化最为显著.2)就RSEI而言,长江及其支流沿岸低地,受土地开发及城镇扩张的影响,生境退化严重;研究区其余范围,受退耕影响,生境趋好.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地区也是生态效应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若人类活动合理,生态状况好转.  相似文献   
2.
龙骨坡寻宝     
《科学世界》2011,(7):96-96
巫山位于四川盆地东缘,地处长江三峡腹地,总面积2971平方公里。北部大巴山呈东西走向,巫山山脉呈南北走向,成为川、鄂、渝三省的地理边界。境内一般海拔800~1500米,最高的是官阳太平山,高2680米;最低是培石江边,水位仅73.1米。庙宇镇位于巫山县西南,长江南岸,距巫山县城70余公里。别看镇小,它可是地处两省市(重庆、湖北)、三县(巫山、奉节、建始)的重镇。庙宇镇的自然条件不算太好,无霜期只有250天,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不过这样的环境正好适合核桃生长,现在这里已成了有名的"核桃之乡"。  相似文献   
3.
基于逻辑回归的巫山县滑坡易发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构建基于逻辑回归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并与基于随机森林的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出适用于三峡库区巫山县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方法]选取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环境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4方面影响下的22个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影响因子,根据研究区963处历史滑坡点,建立30 m×30 m栅格地理空间...  相似文献   
4.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典型坡改梯地为例,经过土样采集、实验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从土地利用方式、坡改梯年限两方面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研究区的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整体处于中下级水平;有机质和养分全量在土壤中比较稳定,速效养分的变异程度较大。除了全钾以外,其余各项评价指标均与有机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肥力质量综合评价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荒地、菜地、林地、粮田、果园;随着坡改梯时间的增加,土壤肥力质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不呈现明显的规律性。研究认为当地土壤肥力的数量化综合评价研究起步较晚,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库区实际情况,以重庆市巫山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资产价值估算指标体系,并根据巫山县2005年和2012年土地变更数据,对巫山县土地生态资产进行价值估算和评价,得到巫山县2005年和2012年的生态资产总价值分别为50.44亿元和56.98亿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林地生态系统对巫山县生态环境重要性最高,其次是水域、耕地、园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典型坡改梯地为例,经过土样采集、实验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从土地利用方式、坡改梯年限两方面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研究区的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整体处于中下级水平;有机质和养分全量在土壤中比较稳定,速效养分的变异程度较大。除了全钾以外,其余各项评价指标均与有机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肥力质量综合评价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荒地、菜地、林地、粮田、果园;随着坡改梯时间的增加,土壤肥力质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不呈现明显的规律性。研究认为当地土壤肥力的数量化综合评价研究起步较晚,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牟凤云  杨猛  陈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6):6658-6665
为应对自然灾害对交通运输系统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与环境破坏,本研究以山地面积占比96%的重庆巫山县为例,基于高分遥感应用技术,首先研究了公路自身损坏难易程度和区域抗灾能力,建立了路网密度、区域公路抗灾能力指数、公路耗能指数、土地利用抗灾指数等指标体系,并对区域抗灾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再者建立研究区自然灾害易损性模型,评价了研究自然灾害易损情况。最后从镇域尺度建立研究区公路易损模型,综合探讨了自然灾害对公路易损情况。结果表明:(1)区域公路抗灾力指数位于中层次及以下,巫山县内大多数的公路抗灾能力整体偏低。县内多数公路抗灾能力整体偏低,位于中层次及以下公路抗灾力能力区域约占70%。县内东部和南部土地利用抗灾能力指数较高,约有60%的镇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抗灾能力处于低度以下。(2)山区公路自然灾害易损性模型结果显示,巫山县各乡镇主要为中度易损,多数公路处于中度易损区及极高损状态,整体上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易损状况。县内共计9个乡镇呈高度易损状态,约占64%公路处于高度及以上易损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公路自然灾害防治、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行 《青年科学》2010,(3):12-12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呀,山高那个路远也能获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巫山县城迁建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迁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地质条件差、环境容量小、人为因素造成的隐患多。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妥善处理好远近关系,控制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建设上应充分体现特色山区旅游小城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巫山县进行崩塌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方法】遴选了地貌类型、地形相对高差、地形坡度、地层岩性、距断裂构造距离、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等8个危险性评价指标及分级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系统获得了8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了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综合指数模型。基于GIS技术,实现了8个危险性评价指标的单因素危险性分区、等面积及行政区划多因子空间叠加分区,获得了该县崩塌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图。【结果】巫山县崩塌灾害低危险区、中危险区、高危险区和极高危险区分别占全县面积的16.9%,36.4%,31.5%和15.2%。以巫山县行政区划中的26个乡(镇、街道)为单位,其中位于极高危险区的有6个乡(镇),位于高危险区的有9个乡(镇),位于中危险区的有8个乡(镇),位于低危险区的仅有3个镇(街道)。【结论】研究结果对巫山县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