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尼的科莫多巨蜥又称科莫多龙,尽管它十分丑陋可怖,长有类似鲨鱼那样的锯齿状牙齿,下颚能分泌致命的毒液,当地居民并不惧怕科莫多巨蜥,世代和这种世界上最大的蜥蜴和平相处,只不过近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科莫多巨蜥对村民发起了数次攻击,当地人开始“谈龙色变”。不过专家表示,科莫多巨蜥攻击人类的事件仍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制作巨蜥生态标本所需要的材料、工具、药品及剥皮和制作步骤。对皮肤内残余物不便剔除的指部、趾部和尾脊骨部分等使用了一些新的处理方法。探讨了在剥制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包括躯体和内脏等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3.
4.
《大自然探索》2012,(7):73-75
爬行动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大约3亿年。在地球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很多巨型爬行动物,但其中只有少数起源于爬行动物黄金时代的巨兽一直繁衍到今天。下面来看看当今世界上存在的五种最巨大的爬行动物。  相似文献   
5.
巨蜥的循环系统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巨蜥的心室可分为前后两部分三个相的亚腔,即动脉腔,静脉腔和肌腔,由于心房都开口于管状动脉腔右端,心室舒张时,两心房血液同时流出势秘造成混合,故右心房内血液首先以量子释放方式经动脉腔流入最腹部的肺腔中,接着左心房内血液因压力升高冲开房室孔进入动脉腔,先后进入动脉腔的静,动脉血界面处有极少量混合血;心室收缩时,水平隔与心室前壁肌嵴嵌合而把心室重新分动成脉粒-静脉腔和肺腔两个独立腔,由于体动脉压较高,血  相似文献   
6.
刘道强 《大自然》2010,(4):70-71
世界上蜥蜴的种类约有4000多种,分为16个科,包括鬣蜥、避役(俗称"变色龙")、巨蜥、壁虎等。一年级的小朋友从《小壁虎找尾巴》的课文里就可以领教壁虎如何断尾求生的本领。绝大多数蜥蜴都具备这种本领,只不过新生的尾巴仅由软骨支撑,断尾前尾巴里的尾椎骨是无法再生的,  相似文献   
7.
科莫多巨蜥     
科莫多巨蜥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些小岛上,身长3米多,体重有100~200千克,长长的尾巴,青黑色的脊背,宽大的口腔,牙齿十分锋利。科莫多巨蜥在林间、水上迅速爬行,猎捕食物时,它们先用尾巴一下子  相似文献   
8.
对9条广东某野生动物急救中心死亡的巨蜥开展寄生虫调查,共发现4种线虫、1种蜱和1种绦虫。其中寄生于胃肠道的Kalicephalus schadi、K.guangdongens和Tanqua tiara的感染率分别为88.89%、55.56%和22.22%,感染强度分别为116(8~612)、23(8~49)和37(2~72);寄生于横膈膜、浆膜的双三齿丝虫(Diplotriana tricusp is)的感染率达66.67%,感染强度为7(2~11);外寄生虫巨蜥盲花蜱(Aponomma lucasi)的感染率为88.89%,感染强度为25(5~43);肠道绦虫(未定种)的感染率为55.56%,感染强度为88(1~260)。  相似文献   
9.
提起科莫多巨蜥,映入人们头脑的是丑陋、危险可怖的庞然大物形象。然而新的科学研究发现这种巨大爬行动物新的可怖之处,它能产生剧毒毒液,瞬间致猎物昏迷、死亡。这一科学发现推翻了先前人们所认为的是科莫多巨蜥唾液中的大量细菌导致猎物死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2010年,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的节目主持人提姆,在拍摄丛林探险类纪录片时,被狡猾的科莫多巨蜥折磨致死。在离世之前,他用随身携带的DV记录了自己的死亡过程,并且意外拍到了那只科莫多巨蜥受伤的画面。很少有人看过科莫多巨蜥受伤的画面。相反的是,很多人知道,科莫多巨蜥虽然凶残,但同时也是一种濒临绝种的珍稀生物。为了营救这只受伤的科莫多蜥蜴,印度尼西亚生物学家普若博士带着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